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消息(记者吴苗李元华)河北省是蔬菜生产大省,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但统计资料显示,河北省设施蔬菜总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设施蔬菜生产效益有待提高。 其重要原因是现有农业设施结构简单,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标准化的生产技术指导和全流程、一体化的设施蔬菜生产智能化管理。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攻关,开展了“设施蔬菜生态环境智能调节控制技术与装备项目”研究,从感知传输、环境控制、生产决策、平台服务多个层面创新应用研究——
通过对日光温室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温室拉帘、通风、补光、增温、水肥灌溉等装备智能化综合联动时序控制,实现省工节本,一季度减少蔬菜灌溉用水量28.2%,节约农资14.9%,7
通过监测设施蔬菜病害发生的环境数据,采集作物病害潜在期的RGB图像和高光谱图像,实现设施蔬菜病害环境预警、病斑图像智能识别和病害诊断的早期智能识别,用智能协同诊断模型实现了减农药25.6%以上。
研制成功的水肥一体化施用系统,实现了设施温室群多蔬菜品种智能化、精准化的水肥精准调控与平衡供应,产量提高5%以上。
工作人员正在操作蔬菜大棚内的智能设备。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供图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国英介绍,为加快京津冀科研成果在河北的推广,京津冀双方还开发了网络平台系统、手机APP及微信小程序等多种用户终端,满足了农民随时随地信息化服务的需求。
同时,双方将多维数据资源综合库、蔬菜生产智能化管理技术模式、农业物联网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和示范基地生产相结合,探索精准示范,通过对基地示范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科技服务、农民教育培训,进行点带面式推广。
目前,“设施蔬菜生态环境智能调节控制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成果已在河北省推广应用40多万亩,新增经济效益4801.52万元,节约用水648.62万立方米,农药节约2094.13万元。 该项目解决了传统设施蔬菜种植管理过程中监测困难、决策简单、控制滞后等难题,推动设施蔬菜产业向“机器代替人力”“计算机代替人脑”转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