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菜-稻”轮作区水稻机耕、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何春萌等彭州市是全国知名的商品粮生产示范基地。 经过多年实践,“菜-稻-菜”、“菜-稻”等旱轮作粮食经过融合发展模式,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彭州市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3. 67 10 4 hm 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5. 47 10 4 hm 2。 长期以来,水稻产业已成为彭州市支柱产业之一,全市种植面积2. 21 10 4 hm 2,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60. 2%,其中规模化生产面积在4667hm 2以上。 2021年3 ~10月,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彭州市农业农村局、彭州市一诚农机专业合作社,在“菜-稻”轮作区濛阳街道白土河村开展机育、机插秧高产高效技术示范6. 67hm 2,进行辐射推广栽培667hm 2以上,明1材料与方法1. 1示范品种彭州市“菜-稻-菜”、“菜-稻”水旱轮作区土壤肥沃,水稻种植选择高产、株高120cm以下、株型适中、生育期150d左右的品种,确保9月上旬成熟收获。 示范选择成都平原区主推品种川种优3877,该品种为籼型三系杂交稻,全生育期151. 9 d。 1. 2机械化育秧见《机插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db51/t1709-2013 ),4月10日用管线播种,种量1. 5 ~2kg/667m 2,盘用种量控制在80g左右,播种前进行浸种2d,沥水取疏松肥沃的菜地土壤粉碎过筛,每100kg混合育苗伴侣300g。 30cm塑料植苗硬盘,播种后上缘留有0. 2 ~ 0. 3cm间隙,重叠放置高25 ~30盘,上盘用空盘倒置,用色布覆盖保温,暗化催芽温度28 ~ 32,湿度65% ~80% 3 ~5d稻芽露出土后,加密结束后,将秧苗托架移至筐宽2m左右的平整插秧机中摆放整齐,盛放后倒入1次清水使其渗透,浸水至秧苗托架底部。 用50g/m 2厚度规格的白色无纺布覆盖。 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揭下无纺布。 苗期2~3天一次,每次补水至托盘内养分饱和。 1. 3合理密植机植苗龄期25 ~30d,苗高15 ~ 20cm,苗张叶绿,茎基部粗壮平整有弹性,根卷牢固,抬起不散的绒布作苗质量好。 移植时减少移苗次数,尽量不变形,不断裂,不伤苗。 示范田选用彭州市濛阳街道白土河社区“菜—稻”轮作模式轮作区的田块,5月7日用井关6行机插,株间距30cm 22cm,每次抓3 ~5苗,基本苗密度为3 ~5万株/667m 2。 1. 4加强肥水管理菜地施N 6 ~ 7kg/667m 2,N:P 2 O 5 :K 2 O比例为1:0. 5:1,采用前稳、中促、后保的方法施肥。 蔬菜肥沃,水稻种植应该减少肥料的使用量。 5月底施用三元复合肥( 15:15:15 ) 30k g/667 m 2,5作为肥料,5月13日无人机喷施尿素2. 5kg/667m 2,拔节初期补施KCl 5kg。 移植后,进行浅水湿润灌溉,5月25日开始停水,落入干燥晒黑的田地。 晒黑的标准是到了下田也堵不住脚,叶子颜色脱落变黄变淡,白根翘起。 复水后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抽穗扬花期维持浅层,灌浆期进行干湿交替灌溉,腊熟期断水。 1. 5病虫草害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病虫草害防治,结合植保部门病虫发生趋势测定报告和块料实际发生情况。 5月13日,向667m 2的每片水田投加百螺敌( 45%三苯基乙酸锡) 50g ) 45%嘧啶乙草胺45g,与尿素混合后喷洒无人机。 7月20日,每667m 2用无人机向50kg水中喷洒10 mL 20 %氯酚甲酰胺( Grovid )水分散粒剂40mL爱苗。 1. 6测定检验9月1日,在水稻蜡熟期取样进行了有效穗数、穴苗数、穗平均实粒数、穗平均秕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理论产量等经济性状测定。 9月17日,组织专家现场实测了产量。
在试块内选择中田块3个,GPS测定亩田实测面积分别为3301. 65m 2、907m 2、1193. 93m 2,久保田收割机全田机收、全田稻谷鲜重全测定,水分测定仪实测稻谷水分换算为标准含水量13. 5% 2结果与分析2. 1示范片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川种优3877”、“菜-稻”模式示范田平均密度为8551穴/667m 2,平均每穴有效穗21. 8个,平均有效穗数18. 65万/667m 2,平均穗粒数212 平均穗实粒数为172. 6月17日当地产量测定结果为1号块产量814.9 kg/667 m 2,2号块产量780.6 kg/667 m 2,3号块产量769. 4 kg/667m 2,示范片平均产量示范片实际产量略高于理论产量,主要原因是实测生产时间晚于理论测定时间,田间时间更长。 表1“川种优3877”菜稻示范田产量构成
表2“川种优3877”菜稻示范田实测产量
2. 2示范片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分析从产量结构来看,千粒重和穗粒数处于正常范围,增产表现主要以单穗型为主,确保有效穗数是稳定增产的关键。 在确保充足基本苗的同时,应尽量减少无效分蘖。 从生育期看,水稻本田期为5月中旬至9月上中旬,与蔬菜10月上旬衔接好、衔接长,给蔬菜种植留下了充足的时间,也满足水稻适度规模化种植,“菜-稻-菜”“稻-菜”等谷物复合栽培水旱轮作由于种菜水稻比种麦油的水稻种植得早,可以适当放宽插秧株间距,每穴3 ~5苗,尽量延长营养期,加强营养物质积累,提高灌浆期转化效率。 菜地肥力水平高,营养期生长旺盛,叶片适中,通风良好,透光空间充足,千粒重和结实率提高。 株高宜选择在1. 2m以下,提高抗倒伏能力。 2. 3机械化插秧成本效益分析示范田群体表现整齐,生长均衡,熟期转色好,示范片平均产量780. 6kg/667m 2,平均增产50kg/667m 2以上,稻谷价格2. 7元/kg 机械插秧与手工插秧相比,增加种子成本45元/667m 2,节约育秧成本10元/667m 2,节约插秧作业230元/667m 2,节约总成本195元/667m 2。 新增净利润330元/667m 2,水稻机械化推广应用插秧技术经济效益明显,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育秧和改种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实现机械化插秧降成本的目标。 3. 1菜地水稻品种选择探讨。 “菜-稻”“菜-稻-菜”谷物经过复合模式水旱轮作种植区域,品种不宜选择高大型,尽量选择高产、优质、适合机械化培育的品种,株高尽量控制在1. 2 m以下,尽量避免倒伏从生育期看,全生育期150d左右,宜在3月底至4月上旬播种,5月20日前移栽,选择9月中旬收获的水稻品种。 3. 2菜地机械化育秧的关键技术机械化育秧对秧苗质量要求较高,苗龄应尽量控制在25 ~ 30d,苗龄过大容易在移栽时折断伤苗。 及时早栽可以延长营养期提高单产,又能保证迹地联系。 由于菜地水稻播期早,气温极不稳定,容易春寒料峭。 特别要注意秧苗的保温和防寒。 秧苗下田后用无纺布覆盖,既能保温保湿,又能增加通气防止秧苗烧穿,是理想的机械化、规模化秧苗材料。 机械化育秧率可达1:80 ~ 100,育秧场面积仅占传统旱育秧或湿润育秧场面积的1/8,既节约了育秧场地,又节约了育秧辅助物资。 3. 3菜地机插秧关键及注意事项水稻机插秧日插秧面积可达33350m 2,比人工栽培效率高50多倍,大大提高栽培效率,节约人工栽培成本。 蔬菜肥力水平较高,整个生育期以旺盛调控为主,5月底基本达到有效穗后开始断水重晒,6月中下旬幼穗分化期进行灌溉,水、旱涝交替恢复,少施氮肥,增施磷肥,钾肥为拔节期成都地区水稻病虫害坚持“防治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水稻二代二化螟、稻飞虱、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防治为主,二代二化螟主要在5月中下旬防治,具体时间为栽植菜-稻轮作区机耕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是水稻适度规模生产的理想生产方式,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农机、农艺、植保、土肥等各站相互配合,重点培育一批水稻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科技示范用户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