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设施农业面积迅速增加。 在栽培技术上,针对当地类型和主要蔬菜种类,形成了包括品种栽培、环境条件、水肥管理等在内的成套技术和管理规程,发展了标准化生产。
设施农业的发展特点之一是对大棚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内外部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形成标准化大棚建设和生产模式,产业化程度大幅提高,摆脱了现代化温室依赖进口的局面。 二是形成规模化生产,建立了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物流发达的大型批发集散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丰富了蔬菜、花卉等市场供应。 农业设施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 三是适应温度、气候等自然条件,形成多样化、差异化生产。 以设施蔬菜生产为例,北方地区以日光温室为主,南方地区以大棚为主,连栋温室主要用于育苗和花卉生产。 四、以效果为衡量标准,扩大了大棚的应用范围。 利用日光温室种植樱桃等矮科果树,生产食用菌,利用连栋温室进行畜牧养殖等。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大棚实现了由低级、初级到高级,由小型、中型到大型,由简易到完善,由单栋温室向连栋温室群转变,基本实现了结构多样化、生产规模化、布局区域化以及配套设施现代化。
设施农业蔬菜栽培要点
1F
对棚膜选择的要求是无毒、无滴性能好、透光率高、拉力强、使用寿命长、保温和增产性能好。 目前国内较好的农用薄膜是含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红外屏蔽剂的三层共挤出无滴保温防老膜、高保温无滴防老膜、以及PO膜。 使用该无滴薄膜卡套,不仅对蔬菜无毒,无滴性能好,而且能提高货架内光强度,透光率高,保温性能好,拉力强,使用寿命是普通薄膜的1倍以上,比普通薄膜增产25%~30% 坡棚膜是近期采用进口原材料及其他助剂,采用喷灌干燥技术生产的新型农膜。 具有与薄膜同步的滴流、水雾清除期、更长的薄膜寿命、更强的薄膜机械性能、优异的光学性能、防静电、无灰尘、优异的保温性能。
2F
阳光临近冬天和初春,露天的光线并不强烈,但大棚栽培采用了相当于露天50%~70%的多层覆盖。 另外,如果遭遇多层覆盖和下雨的天气,小屋内的光会变得更弱。 因此,提高货架内光照强度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必须尽可能多地接受光照。
增加货架内光线的措施,一是选择透光率好的无滴胶片。 无滴薄膜一般在生产配方中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大大减弱水分子与薄膜的亲和性,确保水滴沿薄膜面流入地面。 二是保持膜面清洁。 架子上的水滴、灰尘等垃圾使透光率降低30%左右,新胶片在2、10、15天后架子内的光依次减弱,分别为14%、25%、28%。 为了提高小屋膜的透明度必须经常打扫,下雪的时候必须马上清除积雪。 第三,为了满足蔬菜生长温度条件的要求,需要采用多层覆盖和草帘等不透明覆盖,但蔬菜的正常生长离不开阳光。 因此,白天需要尽量减少覆盖层数。 保温材料应提前揭下夜罩,低温冻雨天气时也应在中午前后光照几个小时。 四是设置光栅。 镀铝后与背光窗帘相连,挂在大棚立柱上端,下垂地面,可提高地面40%~43%,棚温3~4,地温1.8~2.9。
3F
保温除湿塑料拱的散热路径为通过薄膜的渗透传热70%~80%,通过缝隙的通风传热约10%~20%,地下传热10%以下。 生产中一般采用以下保温措施。 一种是多层覆盖,如双层大棚或大棚盖小棚子加草帘等;二是压住薄膜,避免漏风和大风吹,破损的薄膜要及时修补; 三、选择保温性能好的薄膜,如高保温薄膜等; 四是增加光线。 另外,也要注意调整大棚内的温湿度。 另一方面,对春季晴天白天的高温认识不足,容易出现高温伤害。 另一方面,持续下雨湿度大,容易引起植物徒长、落花果、病害严重等问题。
4F
及时通风既能降温排涝、抗高温、减轻病害发生,又能促进棚内空气流通,及时排除有害气体,补充二氧化碳,有利于光合作用。 通风时,通风口开在避风处,通风量由小变大,防止急剧降温和通风口自然关闭,不断改变通风口位置。
5F
品种在冬春早熟栽培中应选择耐低温弱光的品种,有番茄、茄子、辣椒(含青椒)、夜开花、黄瓜、鲥鱼、板栗、南瓜、苦瓜、西瓜、甜瓜、苋菜、落葵、雍菜等其中,选用黄瓜早熟性强、雌花数量适量、单产高、株型紧凑、侧枝数少、叶厚、叶型小、叶柄和节间短、耐弱光、耐低温和高温、抗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的品种必须选择耐寒性强、不耐光、早熟丰产、植株开展度小、分枝性弱、叶片小、光合性能高、节间短、难徒长、抗病性强的品种。 青椒选择苗期抗寒性,结果选出耐高温、抗病、早熟、丰产、株型紧凑、难徒工、落花、落叶、难落果的品种。 秋季棚户区延期种植的蔬菜抗病性强,特别是苗期高温抗病毒病具有优质丰产特性。 白菜、萝卜、花椰菜等凉蔬菜,可以在初春播种,4-6月收获。
6F
施肥要求坚持有机肥为主、基肥为辅的施肥原则,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基肥和追肥长期不使用同一肥料。 二是有机肥腐熟后施用; 三是基肥宜在播种前或栽植前10~15天施; 四、根据作物种类、熟性、秧苗大小、土质、肥力状况等确定施肥种类、数量、施肥时间和方法; 五、注意均衡施肥和微量元素使用; 重视六根外追肥; 七、尽量不施含氯肥料; 八是施肥时注意通风。
7F
合理栽培之一是提前播种。 大棚春季提前播种的时间取决于市场需求,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产菜时间、蔬菜种类确定最佳播种育苗时间,一般以10月上旬至次年2月中旬为宜。 另外,为了增加早期产量,可以适当提高栽培密度。 二是防止连作障碍,必须重视轮作转换,可以有条件地进行水旱轮作、稻菜轮作,这对减轻病虫害、降低增收非常有帮助。
第三,大棚不同类型蔬菜种植,应遵循“北高南低”原则,做到植物高矮一致,尽量减少互藏现象。 同样的蔬菜种植移栽,使秧苗大小一致,使植株生长整齐,力求减少株距遮挡。 四、南北起垄定植较好。 尽量接受阳光照射。 资料来源:农业技术和装备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