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草莓是一种经济实惠、食用价值高的浆果,深受人们的喜爱。 草莓的栽培方式有露地、保护地、无土栽培等,但无论哪种栽培方式,管理的中心内容都是一样的。 以保护地栽培为例,介绍一下草莓的栽培技术。
一、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在种植草莓之前,我们要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
1、地块选择
草莓对土壤的栽培有一定的要求。 草莓最适合种植在疏松、肥沃、透水通风较好的土壤中,适宜pH值为5.8~7,即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环境,pH值在4以下或8以上时出现生长障碍。
2、施基肥
草莓肥料量大,种植前必须充分加入优质有机肥和一定比例的化肥作为底肥。 一般腐熟有机肥每亩4000公斤,除有机肥外,施氮、中磷、钾少的缓释三元复合肥每亩50公斤。
3、起垄
施肥后进行翻耕。 草莓根系浅,大部分根系分布在20厘米以内的表层土壤中。 为了使根系更好地吸收底肥中的养分,耕深宜在15~20厘米之间。 耕后平整,形成南北向高垄,垄下宽50~60厘米,上宽40~50厘米。 为了更好地保持地温,垄高应该在30~35厘米之间。 为了更好地保持地温
二、苗定植选择达标苗是草莓顺利生产的关键,苗定植达标苗高15厘米左右,无病虫害,根系发达,须根多粗,普通苗重25~30克左右为宜。
1、幼苗处理
首先,栽植前只需摘除部分老叶,保留2~3片新叶,即可减少蒸发脱水,有利于幼苗的成活。 摘叶时用指甲摘去老叶,在基部留下叶柄,不要剪叶。 会伤到根茎。 如果整理好的秧苗不能及时定植,请将秧苗放在阴凉处遮阳,减少水分蒸发。
草莓定植前,应做好消毒杀菌工作,确保无菌苗定植。 将有效活菌数300亿/g枯草杆菌20克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25克30%甲强龙可湿性粉剂10毫升兑水至30斤,直接喷洒在草莓苗根茎部,可有效预防草莓根腐病和炭疽病的发生
定植前用5~10(/)萘乙酸钠或萘乙酸钠药液浸泡2~6,生根促进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栽植成活率。
2、定植时间
为了在元旦和春节期间上市,8月初~8月中旬可以栽种比较合适(当然,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市场灵活掌握定植时间)。 此时室外温度较高,种植前应清除温室棚膜。 种下后,为了防止幼苗在阳光下枯萎,请用遮阳网覆盖屋顶。 否则,温度过高不利于草莓的生长,甚至会成为死苗。 另外,定植时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进行栽植,可以避免阳光的暴露,加快秧苗的缓和。
3、定植方法
草莓一般采用1垄2列定植方法,栽植草莓株间距15~20厘米,行距20~25厘米为宜,可根据品种和栽培方式等适当调整。 栽种时按株行距定位,然后挖5~7厘米的栽种坑,将苗根放入栽种坑后压实填土。 栽植学习的原则是“不深埋,不浅生根”。 栽种时要求苗弓背向垄边,这样草莓果实就能挂在垄边,有利于晒风,减少果面湿度,改善果实品质。 草莓每亩栽植密度为8000~10000株。
4、浇定植水
种植结束后,应浇一次定植水。 这次浇水量有点多,应该充分浇。 它既有利于快松秧苗,又有利于加入随水变土的微生物菌剂,改善草莓根系生长环境,生根于根系之下,改善草莓品质。 4~5天后适当晾晒幼苗,但刚成活的幼苗抗旱,要适当浇水。 这个时期每3~4天浇一次小水即可。
定植后8天左右,草莓苗已经成活,农民朋友此时可以拆除遮阴物。 苗松动后,有条件的地区采用滴灌设备进行灌溉,不仅可以增加好果率15%~20%,而且可以节约30%的灌水量。
5、覆膜
随着温度下降,当天最低温度在15以下时,必须为草莓铺地膜保温。 黑色地膜覆盖既能稳定地温,又能在地膜下高温黑暗杀灭杂草,宜使用黑色地膜。 将地膜平盖在草莓植株上,相邻两片地膜边缘重叠,用u型铁丝固定在土壤上,用手在膜上轻轻碰,找到膜下的秧苗,在膜上钻一个小洞,将秧苗举到膜上,避免损伤茎叶地膜覆盖有抗暖作用,可相应提前草莓生育期,开花期提前11天左右,果实成熟期提前10~15天,采收期延长半个月左右,增产20%。
三、草莓进入快速生长期日常管理,经过20多天的培育,幼苗长出新叶,从此植株进入快速生长阶段。 那么,草莓管理应该做哪些日常管理工作呢?
1、搭棚保温
温湿度的有效控制是草莓保护地栽培成功的重要一环。 草莓对温度适应性强,根系在2开始活动,在10以上形成新根。 根系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植株上部生长发育和光合最适温度为20~25。 因此,如果气温达不到需要的温度,就必须马上关上架子保温。
大棚覆盖后,白天温度可保持在26左右,夜间温度可保持在10~12,但不得低于30~ 8,以防止草莓植株进入休眠矮化。 夜间小屋内气温达不到该要求的,应当采取覆盖等其他措施。 如果覆盖后仍达不到所需温度,必须在田埂上建小拱。 中午棚内温度超过30时,应立即打开风口通风降温。
2、湿度管理
不仅要控制温度,还要控制棚内湿度,科学的湿度管理是满足草莓生理需要,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重要环节。 草莓是须根类植物,根系分布浅,一般分布在距离地表20厘米的土层内,不耐旱涝; 植物叶子多,面积大,蒸腾作用强。
由于整个生长期都需要水分,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最好在70%以下,但冬天的棚室湿度往往会超过这个水平。 因此,有必要及时调节棚内湿度,但受室外气温的限制,考虑到降温与保湿的矛盾,一般中午前后室外气温较高时通风散湿。
3、灯光管理
草莓喜欢光,一般光的强度在15000勒克斯左右比较合适。 光照不足是大棚的普遍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白天气温较高时可以经常打开温室膜提高光照强度。 除此之外,定期清洗棚膜的灰尘,保持棚膜干净也有助于提高光的透过性。
4、水分管理
草莓需水量大,农友们要注意每天观察,及时浇水。 浇水以叶子上没有水珠为标准,需要立即浇水。 在正常管理条件下,通常每隔5~8天浇水,每次滴灌3小时左右。
5、施用促叶肥
栽植后30天左右,为促进新叶快速生长,可在浇水的基础上增加叶肥,亩产平衡型三元复合肥20公斤。 草莓根系浅,肥料吸收利用率差,可采用叶面喷施追肥,防止肥料过多烧根死亡。 通常,为了促进叶肥,10天后喷洒尿素0.3%的溶液进行根外补肥。
6、整枝修枝
随着时间的延长,草莓植株叶片逐渐衰老黄化,呈水平生长状态。 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养分,病叶和老叶产生的养分不能抵消消耗,必须及时清除老叶。 去除老叶时从叶柄基部切下,每株留2~3片新叶即可。 去除老叶既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又可以刺激侧芽萌发新茎,促进花芽分化。 在摘除老叶子后的20天左右的时间里,不断长出新叶子。 摘叶工作需要一直进行,根据植株情况,应每30~40天摘叶一次,直到草莓抽苗。
7、施用催花肥
定植后90天左右,植物会出现小花蕾。 为了确保花的量,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进行第二次追肥。 追肥品种和数量与初次追肥相同。
8、疏花疏蕾
定植后,一般新生叶前4片生长的花蕾全部摘除,4片叶以后的花蕾可保留,一般每花序可保留1个花蕾,枝粗粗壮可考虑保留2个花蕾。 进行疏花时,应去掉小花蕾、弱花蕾,保留大花蕾、强花蕾,花与花蕾并存时疏蕾留花。
9、辅助授粉
温室草莓开花期正值室外低温,风逸少,无昆虫传播,多为畸形果多、产量低。 因此,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人工授粉应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之间进行。
草莓花雌雄同花,授粉方法是选择当天或第二天花瓣开放的花,用小毛笔在雄蕊上涂两圈,然后向雌蕊下单。
10、疏果
草莓结果期应经常摘果,根据植株生长势每株留果型周正幼果5~9个,同时及时疏果、病虫果、小果。
11、施用促果肥
草莓生长期的生长量非常大,所需的肥料量也相应增大。 因此,一旦植物出现果实,应立即增施促果肥,每亩增施平衡型三元复合肥25公斤。 此外,为了促进果实着色和养分吸收,从结果出来到采收结束,每15~20天左右时间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浓度为0.2%。
四、及时收获是确保草莓水果品质的关键,一般在花后30天、定植后120天左右果实颜色变为红色,达到8~9成熟时进行收获。 过早果实营养积累少,香气差,品质低; 收获太晚,运输困难,果实容易腐烂。
草莓的收获时间应避开高温阶段,避免果实变软或因果实碰撞而腐烂。 最佳收获时间为上午11点前避开露水,或下午3点以后进行。
草莓的日常管理内容很多,除了做好这些工作外,还要特别注意生长过程中病害和虫害的积极防治,这对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非常重要,但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再赘述。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并详细了解我以前发表的文章。 大棚种植草莓需提质增效,离不开绿色防控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