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水培蔬菜魏民摄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芯片等新技术应用于蔬菜种植,会是怎样的景象呢?
2021年,盛丰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在县小河子乡迎春村建设高标准智慧农业雨水收集立体水循环种植项目,让记者真正“看”上了眼。
进入基地,4座大棚肩并肩耸立,每座占地约4亩,6间小屋相连。 走进其中,原本生长在田里的蔬菜分层种在白色三角架上,绿色浓密,十分喜人。
魏民摄观察蔬菜生长状况
曾志敬,基地工程师。 他介绍说,这里采用立体水培、物联网、雨水循环三种种植体系,科技感很高。
记者了解到,这里的蔬菜根系生长成三角架盒浅流而非土中,通过营养液按需提供水肥,减少土地灌溉的水分、养分流失,被蔬菜充分吸收。 同样,在相对封闭的大棚里,人工严格控制蔬菜生长也为蔬菜提供了无菌和减少虫源的环境。
“为了始终保持蔬菜的需求,缩短了生长时间,种一次叶菜,25天就能满足客户的要求,比传统的栽培效率提高了很多。 ”曾志敬说。
更令人惊叹的是,大棚采用新的物联网技术,根据蔬菜品种调节温度和湿度,集成雨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通过集成芯片对采集到的数据实现智能控制、远程控制盛丰公司在福建建立基地,技术人员在福建可以通过手机了解甲源基地数据,进行远程智能化控制。
在潮湿的大棚里采访时,记者隐约听到水流的声音,但不知道水在哪里。 迎春村党支部书记周昌军带着记者走进大棚旁边的建筑物,原来这里是一个300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 同样,每个大棚内都有一个小池塘,也是营养液池。 这里有水肥一体化和智能控制箱,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操作,节省人力和人力。
周昌军说:“像今天这样的天气,10分钟供水一次,之后自动停止,消费部分可以用雨水补充。 4亩蔬菜单次需水量仅为25立方米,采用较节水的滴灌模式,每亩每季节需水量120至150吨,节水率90%左右。 当地年降水量为400毫升,大棚采用的雨水循环系统不开采一滴地下水,可有效利用水资源。 ”。
周昌军还告诉记者,基地每年4月至10月,生产6批蔬菜,年产蔬菜210吨,均可以订单形式销售给国内各省市的高档蔬菜用户。 “在这里建设4200平方米的13连栋智能温室,将现有雨水收集和立体水循环栽培规模再扩大一倍,发展空中草莓栽培和鱼菜共生项目,实现全年蔬菜水果栽培。 ”周昌军说。
大棚收集的雨水通过管道流入雨池魏民摄
链接
蔬菜产业实现绿色优质智能化
我市是蔬菜生产大市,2021年,蔬菜播种面积115.6万亩,总产量约401万吨。 全市有规模化蔬菜育苗企业16家,年育苗能力5.4亿株蔬菜产品注册品牌100个以上,绿色产品认证53个,有机产品认证75个; 市级以上蔬菜龙头企业35家,建设大中型蔬菜专业批发市场40余家,产地批发交易市场60余家。
目前,全市85%以上的蔬菜销往市外,对有效保障北京和全国夏秋淡季市场供应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仅受到京津消费者的青睐,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菜篮子”保障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绿色化、优质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我市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
魏民通讯员梁志刚编辑:林洁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