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来源【中国农网】
鲜黄瓜顶花有刺,青葱挺拔藤蔓,青白菜青葱……。 初夏时节,走进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前进村蔬菜基地,工人们正在采摘各类蔬菜。 该基地平均每天向市场输送新鲜蔬菜6吨多,确保了市场稳定供应,市民的“菜篮子”也丰富了。
蔬菜基地发展产业
“我们生产基地574亩,其中大棚设施面积350亩。 ”5月10日,站在郁郁葱葱的蔬菜大棚里,合肥前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政苍介绍。 前进村地处郊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蔬菜消费市场潜力大。 朱政苍2010年来到这里发展果蔬种植产业。
“以前种植甜瓜和西兰花,2015年看到市场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我们开始了变革。 ”朱政苍说,在转型过程中,肥西县、上派镇农业部门得到了很多支持,“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包括在山东等蔬菜生产先进地区学习,在农科院学习技术。”
目前,300多亩大棚种植的有黄瓜、葫芦、辣椒、茄子、芹菜、韭菜、小白菜等各类时令蔬菜,生产旺季有100多名工人参与蔬菜种植和采摘,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
从2011年开始,前进村村民胡允珍在蔬菜基地工作。 “种菜、摘菜,有工作就做。 我们很忙,习惯了,没有时间。 ”正在摘黄瓜的胡允珍说,蔬菜基地就在家门口,工作方便,每月能带来2000元左右的收入。
贯彻绿色栽培理念,注重技术投入,近年来,该蔬菜基地引进了10多个优质、高效品种,建立了成熟、可持续发展的瓜菜轮作生产模式和标准化生产体系。 通过作物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及品牌化销售等方面的实施,提高蔬菜种植水平,保障“菜篮子”质量安全,带动周边蔬菜产业发展。
2020年,蔬菜基地将200亩老旧弓型大棚升级为薄膜连栋温控大棚,2021年新建4万平方米玻璃大棚。 “新建的大棚抗灾能力强、透光性好,省工高产高效。 ”朱政苍说,基地的发展离不开肥西县、上派镇的大力支持。 “建设大棚可以申请80%的奖学金,科技特派员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除了技术援助,很多政策我们都不知道,特派团人员会派驻我们面对面说明,并亲手告诉我们申请。 ”
蔬菜种植成为“致富密码”
现在,蔬菜基地还栽培了米都西瓜。 今年9月,玻璃大棚还栽培了草莓和葡萄等水果,周边的游客可以采摘。
“可以说需求决定了生产。 我们原来只种蔬菜,近两年郊游兴起,周边市民来到基地后只能采摘蔬菜。 我觉得种类太单一了。 “希望能有收获”,朱政苍表示,园区还建有钓鱼中心,“属于一体化运营。 ”。
为了增产增收,蔬菜基地继续对周边的散户菜农提供技术支持。 “几年前,我们还定期开设培训班,对大家进行技术培训。 ”现在,随着技术的更新,朱政苍引进的一些品种“像我们种的美都西瓜,很多菜农都是一起种的。 ”。
目前,前进村土地6000多亩,蔬菜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前进村已成为近郊蔬菜基地之一。
不仅如此,许多蘑菇种植户也聚集在这里。 将棉籽坛、玉米芯、草料放入袋中,加菌种封装,放在大棚里,5月10日上午,户杨本俊正忙着“种”蘑菇。
蘑菇种植20多年后,杨本俊3年前来到前进村“安家”。 “这里种植户很多,大家可以一起交流技术,离市场很近,所以就搬走了。 ”杨本俊在栽培伞菌,肉质厚实,味道鲜。 “夏季产量比较低,一个大棚能生产伞菌6000多斤,冬季是生产旺季。 ”
种养大户、家庭农场,进村前种菜成了不少人的选择,“绿色蔬菜”成了进城进村的漂亮名片,一棵棵棵菜成了乡亲们的“致富密码”,发出了乡村振兴的最强音。
作者:颜安汪礼慧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只有代表作观点。 全国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