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来源【安徽县融频道】
走进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高塘镇智慧农夫果蔬产业园的种植基地,大棚里一片翠绿,生机盎然。 青黄的黄瓜苗、甜瓜苗、西红柿苗摆在一起是非常可喜的事情。 在黄瓜棚里,十多个村民正在认真工作,为黄瓜幼苗精心采摘多余的枝丫; 丝瓜棚里爬满了长长的丝瓜藤,瓜藤上点缀着黄色的花,结了果的丝瓜碧绿碧绿的,瓜子有花。
“该基地种植的果蔬,质量好,口感好,产量好,形状好,硒元素丰富! ”塘镇党委书记朱而慷热情介绍了园区合作企业的蔬菜质量。
图为村民在蔬菜大棚工作
振兴乡村,产业是关键。 近年来,高塘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下功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坚持培育绿色果蔬产业,把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发展重点,走绿色、优质、品牌化新路
“冬天做大棚蔬菜的技术已经成熟了。 我想试试夏天做大棚蔬菜的技术。 ”“你看,这个哈密瓜明天就能摘了。 那个哈密瓜后天就能采摘了……”在丝瓜大棚里,霍邱县智慧农夫蔬菜产业园种植基地的负责人步洪远指着从架子上垂下来的丝瓜介绍。 “我们与当地政府有合作关系,通过EPCO模式运营园区。 丝瓜亩产16000斤至20000斤,水果黄瓜也是每亩2万斤。 按3元一斤计算,一间小屋占地4亩,总收入约40万左右,触底净利润也有20万利润。 甜瓜、西红柿也是引进国内的最新品种。 所以,在霍邱种植大棚果蔬是成功的,是双赢的。 ”现在每天黄瓜2000多斤,丝瓜1000多斤,实行订单销售,产品供不应求。
“我们这里采用的是人工授粉技术。 大棚的设计看起来很简单,但科技含量很高,货架内控制很潮湿。 产品也被控制在一段时间内,一般不仅是采集时的口感,还有外观。 例如,假设一根藤上同时结4根黄瓜。 他们摘三棵,只留下中间的一棵成长。 这样一来,每根藤上的黄瓜就长势大了,每次采摘一次,采摘销售时蔬菜的外观就会变好。 丝瓜也保证脸部垂直伸展。 如果有弯曲、扭曲的,可以提前摘到……”“我们很重视他们的种植技术,在带领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在学习种植技术,利用他们的订单式销售平台,把我们高塘产的果蔬远远出口
塘镇的土地确实有11.5万亩,两个大面积的连片区域是农用设施用地,镇上的人们一直有种菜的习惯。 为进一步推广蔬菜种植技术,高塘镇围绕果蔬种植、冷链加工等领域,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双引”。 与企业对接,合作蔬菜基地项目——高塘镇五里庄村生态蔬菜产业园。 新建蔬菜大棚和日光大棚,引进先进栽培技术,采用良种,在加快建设生态果蔬产业园的同时,扩大了影响,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图为村民在蔬菜大棚工作
该小区占地1000亩,总投资8000万,其中政府投资3600万,企业配套育苗、滴灌等设施,每亩给城镇5%的利润,每年可为城镇增收150万。 目前,项目一期总投资400万已完工,占地100多亩,共有大棚14个,主要以黄瓜、丝瓜、甜瓜、迷你番茄等为主,市场前景看好,产品在广州、上海、上海二期700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可建成107个大棚,全部建成后,可解决300至400名当地农民的劳动就业问题,且让实践学到真正的蔬菜栽培技术,当地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下一步,这1000亩蔬菜基地将分一期、二期、三期建成后,建设大的蔬菜交易市场,通过交易市场发展周边乡镇,形成凝聚力。 创品牌,这里生产的蔬菜富硒,我们全力注册该品牌商标,生产出高塘镇生产的质量好、口感好、产量好、造型好的“四好”牌富硒蔬菜,“金牌” 到明年9月,预计将利用太阳能电网和土地,形成2500亩中药基地,太阳能发电下种植薄荷、紫苏、菊花等中药,打造网红打卡地,观光采摘大棚果蔬。 还计划建设薄荷茶厂……”高塘镇党委副书记彭莉如数家珍介绍产业实施计划,将振兴农业产业的乡村蓝图描绘在高塘镇土地上。
果蔬的种植,让高塘看到了希望。 利用公司订单式销售平台,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科学的种植方法,高塘镇生产的果蔬富含硒元素,具有原生、无公害、绿色安全等优良品质,大棚果蔬产业迅速崛起,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来源:霍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亮
审核:孙晓敏徐思璇功令旗
本文来自【安徽县融频道】,仅代表作观点。 全国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