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土壤“CT”、水培、水培蔬菜、无人机采摘、一台电脑就能远程控制浇水施肥……日前,记者走进应城市三合镇西头村的番茄公社,了解到农田也可以这样科技化。
西红柿公社
从远处看,白色的大棚和绿色的田地交错在一起,田地是绿色的意思,长势很好。
露地种植区划与蔬菜大棚
“种植前,这片田地里做‘CT’。 土壤的好坏,我清楚地知道了。 ”公司技术总监刘泉说,10多天前,他驾驶装有伽马射线传感器的检测车扫描了这片土地。
通过传感器扫描土壤,获取水分、酸碱度、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参数,获得准确数据后,对土壤进行“对症下药”,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自动配置营养、精准施肥,实现土地年产量目前孝感地区100万亩稻田已完成全面“体检”,完成数字土壤地图绘制。
传感车在土壤中制造“CT”
农业种植所需的人力,也可以用无人农机代替。 传感器的探针只有6毫米,直接侵入树枝部分,监测植物生长情况,数据传输到云,水肥一体化的机会自动加水持续增肥。
“到了收获季节,我们使用无人机直接进行收获。 可以识别果实的大小和品质。 ”公司副总经理陈祖清介绍,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人手,增加收益。 这些技术的集大成是西红柿公社于2021年6月从以色列引进的高科技农业大棚。
黄瓜栽培大棚
记者走近银色大棚,走进门前,首先要洗手,喷雾消毒,清洁脚面。 打开温室,眼前是一片科技化的场面。 钢筋上,有条不紊地排列着遮光帘、补光灯、循环风机,低头望去,白色的胶片冒出一株西红柿苗,长约40厘米左右,两侧是格子状的湿帘和风机。
无水西红柿的栽培
刘泉告诉记者,这是一条无土栽培隧道,棚内光线和湿度由气象传感器控制,为番茄创造最佳气候条件。 “土”都是打碎的椰子壳,不含任何养分。 可以更好地抑制水肥,抑制养分和糖分。 这样,种植的西红柿不受季节限制,口感好,产量大。
种在椰糠地上的西红柿
采摘的西红柿
番茄大棚旁边种着水培生菜。 白色的地窖下生菜的根系牢牢地扎在水里。 这些水24小时供氧,水肥直接运到根部,不需要农药,绿色健康。 3月播种的生菜,月末已经上市了。
水培生产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首期投资1.1亿,目前已有20亩国产大棚、30亩以色列进口大棚,以及40亩国产大棚和露地种植果园在建。
介绍大棚高新技术设施
“数字农业是指能够根据需要准确供水施肥,提高质量增产,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数字农场正是数字农业的集中展示。 ”公司副总经理陈祖清表示,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吸收创新国外高新技术,降低成本,让周边农户也能用上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动应城传统农业转型,打造数字农业名片。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