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本文通过充分调查、系统比较、有效试验,以云南省昌宁县渣镇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有利于实现大棚蔬菜高产的高效栽培技术。 技术重点是播种育苗技术、移栽密植技术、肥水调节技术等,为大棚蔬菜栽培人员提供了参考。
1、及时播种,科学育苗昌宁县渣镇属典型山区农业镇,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旱涝季节分明,微热、温热、温凉和高寒四大气候特征比较突出,但夏季无酷暑,冬季严寒结合这方面的因素,认为播期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生产条件、市场需求量等因素。 如冬春大棚蔬菜的播种期应相对提前一两个月,使大棚蔬菜适合春节市场,达到良好的效益。 结合昌宁县渣镇冬季气温较低的特点,大棚蔬菜开花结实的时间应从最冷月份的1月开始错开,以便在最冷月份结束时,蔬菜能及时进入结实期。 试验结果表明,8月下旬至9月中旬播种较为理想。
在育苗中,种植者首先用50-60温水浸泡蔬菜种子,不断搅拌,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 浸种4h后清水冲洗种子2、3次,然后用干净的湿纱布包裹种子,放置在28~30环境中进行催芽。 播种前,栽种者浇上足底水,将种子直接播种在被水溶解的育苗盆或育苗盆中。 要求每穴播种1粒种子,覆盖1~2 cm厚的苗土。 播种结束后,在苗面覆盖地膜保湿,保持白天气温25至30。 (种子出土后,调整温度15至18即可)。 大棚中半数以上苗出土时,可用普通砂或菜园土覆盖一两次,傍晚揭地膜。
2、及时移栽,合理密植,幼苗长出一两片真叶时,通过放风、适度降温、控水等手段,强制锻炼幼苗,持续3~5天。 这是确保后续幼苗可移植、高度适应低温、大风等环境的必要前提,也是保证幼苗快速缓慢进入生长期的必由之路。 在具体移栽时间确定前,蔬菜大棚至少提前5 d覆盖,建成后可进行秧苗移栽。 试验结果表明,蔬菜苗定植密度以4.5万~4.8万株/hm2为宜,移栽后需及时浇水,有效促进秧苗延缓。
3、调节肥水、控制光温是冬春大棚蔬菜栽培过程中,保温、防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实验结果表明,保温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将大棚膜、大棚膜下内膜及小拱膜和地膜四层膜覆盖在秧苗上,同时及时跟踪大棚内温度并做好记录。 大棚内温度超过28时,应及时揭下这四层膜达到通风、降温的目的。 棚内最理想的温度为25~28,夜间不低于15。
另外,冬春季节室外气温较低,增加光照是实现增产的重要手段。 在温度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量延长蔬菜幼苗的光照时间,要达到这一效果,方法多种多样。 首先,在膜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保温性好、透光率高的聚氯乙烯长寿命无滴膜,种植机必须定期清扫膜表面,确保透光率,增加光照条件,以免长时间使用后表面附着的灰尘影响透光率其次,在温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尽早剥除棚膜并在晚上覆盖的方式,增加光照。 最后,可以覆盖白色地膜,提高植物下部和后部的光照强度。
关于湿度,认为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大棚内的湿度过高的话,容易引起蔬菜的落花和水果等,相反蔬菜的生长周期会变长,不能在适合市场的时间采摘。 为了保证大棚内湿度始终在合理范围内,种植者可在定植7 d后向苗喷洒缓苗水,然后进行必要的干湿管理。 在以后的开花期、结实期也要进行必要的增肥、加水处理,充分保证蔬菜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
4、整枝招婿,加强管理。 整枝时,将菜苗中的雄花、侧枝全部摘除,以保证蔬菜植株的健康生长。 同时为了减少植株养分的消耗,还要摘除卷须。 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蔬菜大棚内部管理,及时除草,避免大棚内蔬菜苗与杂草混淆,影响生长环境和蔬菜成品。
5、及时收获、获得收益近年来,根据市场反馈,昌宁县渣镇蔬菜需求量较大的时期是冬季(尤其是春节期间),大棚管理员结合这一趋势,合理规划和控制整个种植周期。 另外,近年来,受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消费者特别关注农产品的质量,产地直送和栽培区现场采摘的蔬菜容易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因此,根据需要,为了提高消费者对蔬菜品质的信任度,也可以采用大棚现场销售方式,无需收获环节。 此外,生态旅游、基地采摘、农家乐体验旅游等配套项目同步启动,可促进昌宁县渣镇大棚蔬菜增产生产。
综上所述,通过多年的试验、调查和经验总结,得出了适合昌宁县渣镇的大棚蔬菜栽培技术。 但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日益发展,各项健康、科学育种、育苗、防寒温度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开发,必将为蔬菜大棚高产创建更多新的途径和技术,为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增添活力。
以上是正文的全部。 有疑问的人请评论。 如果你觉得文章有用,请大家点击赞关注并转发! 非常感谢!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