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牡蛎蜂巢式养殖技术,牡蛎养殖阶段技术要点总结

   2023-03-21 互联网艺莲园598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牡蛎单体笼养殖技术是指将人工培育的牡蛎苗,从附着基上剥离,单体装网笼内进行筏式养殖的技术。牡蛎的大规模养殖生产遇到一些问题,如:(1)我国海区风浪较大,采用日本、韩国的长绳吊养方法易脱落。(2)传统的育苗工艺采用贝壳、瓦片等固着基,将固着有牡蛎苗的贝壳装到网笼内筏养。因牡蛎有群聚的生活习性,常多个固着在一起,在风浪的冲击下常割破网笼,不利于筏式笼养。(3)群聚的牡蛎受生长空间的限制,大小相差悬殊,壳形极不规则,不但影响生长速度,而且商品价值低。为了提高养殖牡蛎的商品价值和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牡蛎单体笼养殖技术是指将人工培育的牡蛎苗,从附着基上剥离,单体装网笼内进行筏式养殖的技术。

牡蛎的大规模养殖生产遇到一些问题,如:

(1)我国海区风浪较大,采用日本、韩国的长绳吊养方法易脱落。

(2)传统的育苗工艺采用贝壳、瓦片等固着基,将固着有牡蛎苗的贝壳装到网笼内筏养。因牡蛎有群聚的生活习性,常多个固着在一起,在风浪的冲击下常割破网笼,不利于筏式笼养。

(3)群聚的牡蛎受生长空间的限制,大小相差悬殊,壳形极不规则,不但影响生长速度,而且商品价值低。

为了提高养殖牡蛎的商品价值和产量,国外一直在探索生产单体牡蛎苗种的方法。单体牡蛎即游离的无固着基的牡蛎,其生长不受空间限制,可充分发挥个体的生长潜力,壳形规则美观、大小均匀,易于运输、放养、收获和加工,便于筏式笼养,能提高抗风浪能力和单位水体产量,商品价值较高。

传统方法剥离自然苗种是将牡蛎苗从固着基上刮下,这种方法很麻烦,需相当劳力。从70年代以来,国外使用特殊固着基和药品处理方法获得单体牡蛎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应用较广的是采用肾上腺素诱导眼点幼虫产生单体牡蛎,幼虫必须经过筛选,能诱导变态的幼虫必须是眼点明显,足部发达的幼虫。经筛选后诱导的幼虫不固着变态率达80%。牡蛎生长取决于养殖场的条件、水温和养殖密度。如筏间距、笼间距、每笼放苗数量与海区的基础生产力有关,不同海区不尽相同。单体牡蛎在国外有底播、网笼和网箱等养殖方法,效果都很好。牡蛎稚贝在6上中旬时出库,规格为400—500μm,在这个期间,牡蛎苗剥离时方便,附着基采用塑料帘或塑料盘。牡蛎苗3~4cm时即可分苗进养成笼。经8个月养殖,牡蛎体长达10.4 cm,平均个体重88g,成活率9 0%以上,亩产量约5 t。此种培养方法简单易行,不需特殊器材,不存在牡蛎脱落掉苗的现象,而且牡蛎体表干净,附着物少,胃内泥沙含量极低,不影响出口。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牡蛎 技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