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7日讯近年来,平度市仁兆镇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农业协同效应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积极推进蔬菜产业化进程,稳定大蒜种植面积,培育销售市场,使蔬菜成为该镇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同时,通过大蒜、生姜、胡萝卜、水果萝卜、大葱等种植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银行储蓄、冷库保鲜、交通运输、塑料绳和竹篮产销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劳务经济发展较快。
平度市仁兆镇立足自身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蔬菜产业优质高效发展。 全镇耕地面积1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1.5万亩,年生产总值55万吨,成为青岛市“蔬菜生产总值第一镇”。 农业部被确认为无公害和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生产的“甲河”牌蔬菜系列被农业部和山东省评为优质产品,是山东省知名商标。 目前,全镇现有蔬菜生产基地52619亩,蔬菜专业合作社187家,农民创业园、农业示范园区23家,蔬菜企业110多家,累计帮助农民就业5230人,增加农业收入3.5亿元。 蔬菜和加工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东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年蔬菜出口额为1.4亿多美元,占青岛全市蔬菜出口的三分之一。 在蔬菜加工这条产业链上,连接着政府、企业、蔬菜种植户和打工的当地人。
进入5月份,仁兆镇5万多亩蒜薹陆续上市,种植户需要大量用工才能举起蒜薹。 在仁兆、代理商、冷戈庄、大刘戈庄等劳务市场,每天约有四万人在这里找工作,从事起蒜薹、递蒜薹、装卸汽车的工作。 他们每天工作12、30小时,平均每天可赚400-500元,在蒜薹季节的半个月左右时间里,人均可赚6000元左右,成为农民致富等重要渠道。 来了大量的农民工,仁兆镇的200多家餐饮店和旅馆每天生意都非常红火。 有些客人是从国外来仁兆收获蒜薹的,有些农民工是在蒜薹季节专程来仁兆打工的。 一位餐饮店老板表示,她和家人最近每天早上4点起床做早饭,晚上也忙到很晚,很累,但赚得比平时多。
仁兆镇有200多个蔬菜合作社和加工企业,合作社利用“合作社”订单式新兴农业,打造当地农民就业致富新链条。 “我每天工作10个小时,葱剥皮1000公斤左右,收入200元左右。 ”韩家疃村63岁的村民韩建庆说。 青岛菜之都蔬菜专业合作社加工车间每天有近百人在岗,他们剥开葱皮、分装葱皮、把白菜、包菜装车,从正月初八开始,这些工人陆续上班。 合作社理事长李钦喜介绍,合作社正式投产以来,每天加工出口蔬菜50多吨,主要出口韩国,国内销往北京、青岛、大连等城市。 同时合作社将继续鼓励农户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免费指导种植户的蔬菜种植技能,增加农民收入”。 在这条致富的产业链上,不仅是最先进种植蔬菜的种植户,在产业基层打工的当地村民也受益匪浅。 李家疃村村民李学业因为家里有老人和孩子,不能外出打工。 正好家门口有一家合作社加工厂,自己当了这个合作社的装卸工,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工资,离家很近,工作还很轻松。 “我们合作社里还有很多像李学业这样的民工。 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不能从事蔬菜栽培。 合作社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增收致富。 ”合作社理事李文斌说。 蔬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吸引了四川、黑龙江、临沂等地的农民工,每年的农民工也有近千人。 当地成立了很多劳务公司,有秩序地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 青岛成海劳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百成从事这项工作已经十多年了。 他根据合作社和市场的需求,招聘和派遣工人,提供住宿,帮助工作联系,方便工人,每年都有很多收入。
发展蔬菜产业是仁兆镇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一产拉动三产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打造“产业兴、人气旺、经济活”的美国和仁兆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汝平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