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春风的行动,结出了果实。 漫步千年丹都万山,标准化的蔬菜大棚点缀着绿水青山之间。 在九丰公司的领导下,万山区已建成蔬菜大棚1.2万多亩,年内计划种植蔬菜1.46万多亩,累计种植蔬菜14万亩。
在万山区与湖南芷江、新晃、怀化三地交界地带,原本有“万山东大门”的黄道乡热闹非凡,挂着外地牌照的大货车正等着蔬菜上市。 在蔬菜基地旁边,挖掘机挥舞着铁臂,铲平了从其他地方运来的沃土堆,又要建设新的蔬菜大棚。
女强人种菜
黄道乡是万山通往湖南的重要城镇。 土生土长的杨元桃,从小就和别人家的女孩子有点不一样。 稍微懂事一点,她就发誓要在这片土地上带领村民大干一场。
她经营砖厂,带领乡亲们增加就业和收入。 但是,事业并不顺利。 六年前,她的梦想因意外事故破灭,砖厂倒闭,几年的心血积累付之东流。
2011年,不甘心的杨元桃,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决定背靠大铜仁,依托毗邻湖南三县的大市场,大规模种植商品蔬菜。
发展产业,土地、资金、人才三者缺一不可。
没有资金,可以贷款。 如果符合产业政策,就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 但土地分散各家,村寨青壮年外出打工,杨元桃觉得这条路也不容易。
幸运的是,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支持下,杨元桃搬到了40亩田地里种植露天蔬菜。 这几年,杨元桃从露地蔬菜到传统大棚蔬菜,可以说是与时俱进。 但如果不掌握大棚蔬菜的技术要领,收益还是不尽如人意。
去年底,万山区大力推广“九丰农业”模式。 从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高薪聘请10名技术人员,派往10个乡镇(街道)任科技副乡长,专门教授农民蔬菜栽培技术。
起初,杨元桃对外国来的专家半信半疑,偷偷做对比试验。 到了几月,专家种的蔬菜产量、口感、色泽等都比她精心试验过的蔬菜好得多。
“无与伦比! 太没面子了! ”杨元桃偷偷拔掉试验田里的蔬菜,谦虚地向来自山东的科技副乡长请教,按照专家的技术要求发展蔬菜。 看着繁忙的工地,贵州汇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元桃信心满满。
“九丰公司不仅教授技术,还有助于开拓市场。 ”杨元桃300亩蔬菜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公司抓住全省春风行动机会,又流转土地200多亩,目前平整完毕,计划建设新的高规格标准化大棚。
带领团产业蓬勃发展
“在公司工作不辛苦,收入很高。 “”在汇丰农业公司的蔬菜大棚里,来自田坪村的66岁的罗卫英对目前的发展方式非常满意。 几个村民挥舞着锄头,有的松土,有的牵线,有的挖沟……
和罗卫英一样,很多村民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 他们把土地搬到公司,每天在基地打工赚钱,下班回家照顾老人和孩子,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黄道副乡长袁渊介绍,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给当地村民的工资超过100万元,带动当地20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为了推进蔬菜产业,汇丰农业公司除了利用国家财政扶贫资金和产业扶贫发展子基金外,杨元桃和合伙人唐浩还自筹资金上千万元,扩大家乡蔬菜规模。
在村子的停车场,村民们把西红柿、丝瓜等蔬菜打包装车。 来这里取蔬菜的有湖南新晃、芷江、怀化等客户,蔬菜供不应求。 铜仁宏果蔬批发经理陈涛说:“这里的蔬菜口感好,批发价格也合适。 ”。
带领村民团发展蔬菜产业的热情和活力,引导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先进的技术、理念、管理等进入农村,推动了产业发展和大众增收。 杨元桃说,“结构调整,公司要与村民团结发展,也要积极配合外来企业和市场,依托九丰公司走农旅一体的发展道路。 " "
深山里出现武陵菜都
近年来,万山为加快转型发展,引进山东寿光九丰农业,投资五亿元建设九丰农业博物馆,生产优质蔬菜6.6万吨,年产值6亿元以上。
全省春风行动号角吹响后,万山区采取政企大众“三者联动”的方式,大力推进“九丰农业”模式,着力构建大棚蔬菜共同体。
在九丰公司的领导下,该区在所有乡镇、所有贫困村,大力推进标准化蔬菜大棚基地建设。 公司免费提供种苗、栽培管理技术。
各村还采取“公司村级集体经济农户”运作模式,鼓励合作社、产业大户、家庭农场主等牵头,扶持贫困户建设竹架大棚、钢结构大棚、标准化钢结构大棚。 全面推进“一家一亩菜园”“一家一亩果园”“一家一万菌棒”等工程,大力支持贫困户整合可利用资源、资金等要素团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走“造血式”精准扶贫新路
目前,万山区已建成大棚1.2万多亩,年内预计新增大棚1.46万亩以上,累计种菜14万亩,实现村里有大棚、处处有规模,万山已是名副其实的“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