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

   2023-04-01 互联网艺莲园259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财政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广西南宁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试点调研报告2017年,为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和财政部《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财政部支持的河北、山东等18个省份启动了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 2017年11月,财政部国家农发研究小组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开展“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专题调研,并就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建议。“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概况毗邻城郊,区位优势突出。 “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地处南宁市郊,区位优势明显,农业发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财政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广西南宁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试点调研报告2017年,为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和财政部《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财政部支持的河北、山东等18个省份启动了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 2017年11月,财政部国家农发研究小组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开展“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专题调研,并就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建议。

“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概况毗邻城郊,区位优势突出。 “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地处南宁市郊,区位优势明显,农业发展基础雄厚,文化底蕴深厚。 西乡塘区总面积1298平方公里,农村面积占69%。 试验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合10.5万亩),耕地面积6.2万亩,农业人口5.6万人。 试点具有丰富的地域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和传统农耕文化资源,其中忠良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中国最美休闲农村。 规划区内入驻企业60余家,各级财政资金累计投入近8亿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18亿元,完成优质蔬菜种植、乌龟养殖加工生产、葡萄种植与葡萄酒生产、青瓦屋民俗风情古村体验等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项目48个。 当地政府积极挖掘和传承农耕文化,大力推进“农业文创旅游康养”等新模式新业态,开展圣名岭生态康养、老口古商口古村落保护传承、广西药用植物园等项目建设。 扎实建设六大体系,打好三农发展基础。 围绕试点提出的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农业经营、农村生态、公共服务和运行管理六大体系,当地政府实行统筹规划、全域开发理念,支持体系和关键节点项目大力推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支撑,投资1.9亿元建设综合体内水利、公路、供水等基础设施,新建、改建公路46公里。 投资1.7亿元改善水域、山地和乡村生态,农村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大力发展渔业、畜牧、沼气、水果、养鱼、蔬菜共生等生态循环农业; 新建千人以上民宿工程、24小时自助图书馆、耕读院、社区医院等,努力提高“美丽南方”公共服务质量。 坚持姓农为农宗旨坚定不移,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进展。 “美丽南方”地处城郊,土地开发价值高,但当地政府坚持初心,不忘宗旨,坚持以政策引导和计划调控为手段,坚持以姓农为农宗旨,把农业作为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毫不动摇发展现代农业。 他们先后投资1.67亿元,建设了5.8万亩高标准农田。 建设蔬菜高产高效基地1万亩,特色水果花卉基地1.3万亩,优质水稻基地1万亩。 同时,探索建立农民参与、农民共建、农民受益的新机制。 当地政府领导介绍,试点区域现代农业效益比较好,农户采取“稻-稻-菜”模式开展经营,亩产达5000元以上,土地流转价格每亩2000元以上。 此外,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资金升级,利用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类项目,不断完善区域功能板块和支撑性项目。 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充分释放发展新动能。 “美丽南方”工程建设步伐快,财政投入效果好,关键是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使财政投入获得改革红利。 一是财政投入方式上,国有平台公司管理、运营、维护公共设施等国有资产,财政投入从“建设项目”转变为“购买机制”,2017年只用100天建成环保博物馆,创造“美丽速度” 试点村屯物业化服务,有效整合政府采购服务和社区管理、物业服务,打造“美丽服务”; 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创造力,政府统筹品牌管理和标准体系建设,打造“美丽品牌”。 二是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以先建后补、贴息、代奖代补、风险补偿金等形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建设。 与广西投融资集团、广西农业信用担保公司等金融企业合作设立农业产业担保基金。 第三,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家庭农户”模式,推动农民从“土地租赁服务收入准入红利”中获取多样化收入。

“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亿仓花海”创意农业体验区(摄影(黄伟铭) )。

值得注意的三个问题“美丽南方”取得了较好的工作进展,但试点项目要求高、周期长、投资大,一些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是优势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从“美丽南方”现状看,一产发展基础好、潜力大,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具备。 三产主体多、市场活跃,新型经营主体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第三产业发展对农业的反向怨恨和带动作用日益突出。 相比之下,发达企业对二产发展的拉动作用还不够,对区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支持不够,“承上启下”和“继往开来”的产业链尚不完善。 二是项目建设仍要稳步推进。 目前,“美丽南方”各项工程已全面展开,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周期长、筹资渠道来源多,对政府公共服务配套资金、新型经营主体筹资等方面需求较大。 要根据规划和财力,牢牢把握建设步伐和实施步伐,着力补齐功能短板和产业链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推进项目建设,规避政企债务风险。 三是加强后期运行机制建设。 试点“三分建设、七分运营”,以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为主线,重点建设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运行体系六大支撑体系。 要认真研究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体制,确保工程建设和运营体制同步设计、同步建设。

推进田园综合体试点工作的建党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田园综合体试点要求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发展,与十九大精神高度契合。 我们建议有关单位继续抓好有关工作的落实,为乡村振兴探索新模式,积累新经验。 一是重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合理布局。 只有产业蓬勃发展,田园综合体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产升级、二产增长、三产融合,既需要先进生产要素投入,又需要提高现有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提高生产要素生产率和资本投入收益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规范程度相对较低、抵押物量有限,对符合条件、有发展前景的项目,采取政策性增信方式提高经营主体贷款可得性,通过补助财政贴息或补助政策提供一定的财务支持,“政策性增信产业化补助贴息”的二是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利用全域要素,分享“美丽红利”。 试点区域内各类型产业主体布局松散,政府要做好规划引导,妥善处理集聚发展与错位竞争的关系,形成合力避免项目雷同。 财政投入要聚焦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做好“药导火索”,合理把握政府与市场边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要用于公益性和外部性比较强的领域。 要坚持和完善现有发展利益共享机制,财政投入要提高要素生产率,完善市场发育水平,补齐产业短板,通过投入机制创新实行利益共享机制,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广大群众积极主动三是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和模型提炼,不断完善田园综合体建设政策体系。 田园综合体是新生事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从城市化进程、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发展统筹等角度,加深对建设路径和运行机制等的理解和认识。 建议积极利用外部智库和专家团队,对不同资源存量、不同地理、不同发展理念的田园综合体,加强典型模型研究和经验提炼,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资料来源:紫光阁2018年04期

作者:党立斌侯巍巍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