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如今,甜瓜已过丰收采摘季,走进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姜楼村伟玉家庭农场,青葱的甜瓜沉甸甸地挂在藤蔓上,生机盎然,长势喜人。 径直走进大棚内的小路,就闻到了甜丝丝的香味。 工人们把切干净的哈密瓜放在白色的膜上,然后一口气修剪、哈密瓜检查、装箱。
“这是我们摘的第二批哈密瓜,装箱卖给周边县区。 这些是我农场的固定客户,可以直接进行大规模的销售。 ”这个农场的负责人田广龙拿着刚摘下来的哈密瓜,高兴地介绍给之前来摘的客人。
田广龙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哈密瓜王”,是致富能手,他不辞辛苦,以好学之心推动哈密瓜种植产业发展有声有色。 目前,田广龙共有13间棚户区,共有6000多平方米,预计每年收入30万元左右。
说起田广龙和甜瓜的缘分,时间将回到2015年。 田广龙一直以来都在种植传统作物,但即使努力工作,收入也微乎其微。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种甜瓜赚钱,经过很多准备,开始种甜瓜。 第一年他种了300平方米的大棚甜瓜,由于种植经验不足,很多甜瓜要么不结果实,要么产量小,但赚了7000多元钱,利润比种粮高得多,让田广龙看到了希望。 此后,他开始走上了种瓜致富之路。 关于栽培技术的问题,田广龙多次打电话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来教,有时间自己上网看书学习,出国学习先进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摸索,终于基本掌握了哈密瓜的栽培技术,效益也慢慢好转。
“我家现在的主力品种有绿宝和八里香两种。 而且,我每年都试种一些新品种。 哪个品种好就在我们附近的甜瓜种植户推广。 即使现在销售额也不够。 ”经过多年的栽培,田广龙摸索着总结了自己种瓜的“秘诀”。 “哈密瓜‘被宠坏了’,管理上需要细心,美味的口感在于水肥和温度的控制。 早见光晚盖能保证光照、控温,覆膜栽培有利于土壤保湿、提高肥力,坚持绿色栽培使用油渣等有机肥……”甜瓜栽培田广龙气场全开。
甜瓜不愁卖。 田广龙的哈密瓜供不应求,水果店早早预约来收购,来地里买哈密瓜的也是回头客,有的开车到很远的地方特意购买。 “没必要去镇上吆喝。 我们这个绿宝甜瓜的销售不仅高于市场价格,而且供不应求。 这笔钱赚得很轻快! ”
在田广龙的带领下,村里种植绿宝甜瓜的瓜农有十几家。 尝到甜头的田广龙说:“我还有新计划。 明年还将扩建五个大棚种甜瓜,把栽培经验传授给乡亲们,和平发展扬名立万,与大家共创财富。”他喜不自胜。
近年来,在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田营镇大力发展瓜果、蔬菜种植产业,采取“合作社农庄”模式,形成生产、包装、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喜收的村民种瓜积极性日益高涨,“甜”产业发展强劲
“下一步,田营镇将继续培育设施农业产业,立足市场需求,不断引进新品种,努力打造栽培特色产业品牌,推进设施农业提质增效,同时搭乘网络快车,发展大客户,赢得大订单”田营镇副镇长刘翔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今后的日子比瓜还甜! ”田广龙满心向往。 (记者吴昊通讯员李海琛) )。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