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芦南村联动大棚相公庄大道小康村给村民分红。 芦南村大棚内的蔬菜
济南市十二届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步推进‘三变’改革”对促进农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以来,济南市各区县先行铺好路子,强化村制产业、共建共享、促进增收,激发农民工创业致富劲头,带动基层党建、资源、拉关系,“入口”就业渠道多,脱贫摘帽
破釜沉舟从无到有,走南闯北(选一种水果
4月13日,位于商河县殷巷镇殷巷村的四杨庄,工人们不断穿梭于桃林之中。 这样的场景,在拥有丰富林果资源的殷巷镇,只是一个缩影。 村党支部书记张广军告诉记者,这棵广袤的桃树不仅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革,村民的口袋也越来越鼓。
作为林果大镇,殷巷镇果树种植总面积超过6000亩,仅果树种植标准化基地就有25个。 因此,殷巷村这个曾经“无果村”的小村子,通过“三变”改革,成为独具特色的林果业发展示范点。
张广军说,在他的记忆中,除了种田,朴素的殷巷村的人似乎找不到新的出路。 但是,名为“十里桃园”的试验场为村民们指明了方向。
2015年底,张广军在年底的村支部大会上提出发展林果业。 万事起头难,对于没有种过果树的殷巷村人来说,迈出这一步似乎尤为困难。 张广军说:“当时没有经验,模式也还是一样,我们只能自己一点点尝试。”
2016年,殷巷村内60多亩闲散土地统一规划,建设“十里桃园”试验田。 承包给10名农户的这块试验田,由村里“两委”牵头,统一管理。 张广军回忆说,当时为了找到合适的品种,跑遍了山东,哪里的林果做得好,他就去哪里学习、取经。 被称为“映霜红”的冬桃最后一个品种受到大家的好评,“映霜红”冬桃在殷巷村“安家”。
亩产一千斤,总收益破百万。 就这样,殷巷村的“十里桃园”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十里桃园”试验田的成功,让村民打消了顾虑,让殷巷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2018年,殷巷村掀起果园合作社入股热潮。 村民不仅依靠出资,自己的土地也成了合作社重要的入股方式。
“村干部挨家挨户宣传,很多人都心动了,没几天,三百多亩地就流走了,村民们也摇身一变成了股东。 ”张广军说,在村“两委”和大佬的共同努力下,殷巷村成功流转土地近600亩,筹资百万余元,招牌取自村里四棵杨树的“四杨庄”开工。
“过去种完玉米种小麦,田里有一颗操不完的心,收入得看天吃饭。 ”村民张宗权看着眼前的桃林,想起了过去的日子。
张宗权作为庄园的林果工人,这两年觉得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年不仅有土地流转的钱,还有分红。 我身体很结实,又工作,一年可以领三次。 虽然还没有离开这片土地,但是生活更好了。 ”
把土地入股,农民成为股东,每年领取红利。 目前,四杨庄已种植果树3.6万株,包括18个品种桃、4个品种梨、3个品种苹果、2个品种无花果、1个品种李子,三季鲜果,全年盈利。 合作社以“支部领导、章程规范、群众参与、集体增收、群众收益”为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制定党员“四心”工作法,探索成立“殷巷村五老议事团”“四新议事团”,推出“庄主活动日”,“开规
由弱到强,一村一品(选择准特色产业
一沓现金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章丘区翔功庄街道桑园村置业合作社的股东们正在领取红利。 “分红区”喜气洋洋……近日,置业合作社的560户股东收到了他们的第一笔分红。
“春天村里开始‘三变’改革,我家进了一万元,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就领到了红利。 村子里真的又发生了一个大事实。 ”刘桂娥拿着刚收到的股息,兴奋地说。
作为章丘区“三变”改革首批试点村,翔功庄大道桑园村扎实扎实扎实努力,利用村内闲置建设用地23亩,共投资800万元,建设出租9300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和2300平方米仓库,统筹土地947亩
去年初,亲爱的夫庄大道一直在探索如何壮大全域的村集体经济。 在广泛学习、借鉴、总结之后,相公庄大道确立了“三变”改革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强村富民的有效途径,让大佬们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去年1月22日,章丘区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召开,相公庄大道按照区级试点,桑园村被确定为区级试点村,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党工委专案组推进,成立街道经济联合总公司和平台公司,搭建乡村振兴联盟平台,举办电商直播培训班,推出“相公感恩”等特产品牌。 深化一把手论坛、党员包、微架构等机制,发挥村党组织领导作用,在桑园等村设立合作社党支部,由党员、干部、无业党员率先出资,以身作则,让群众放下顾虑、积极参与。
翔功庄街道在试点村探索标准化厂房租赁型、土地规模化托管型、农业项目化推进型等发展模式,实现新村集体收入282万元,其中大众分红156万元。 标准化的现场租赁型主要是充分利用库存建设用地,租赁土地,使市场受益。 对工业基础良好的平原村,以置业合作为切入点,深挖低效建设用地,实行“村集体控股大户入股”模式建设现场租赁,收益按股权占比分红。
对自然资源丰富的山区村庄,以特色农业项目为突破口,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形式,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和劳务出口入股,多渠道实现增收。 如黉山新村结合中药产业园项目,通过一亩一分地的方法,引导大势进入1537株,一期每株分红560元,合作社年利润分红两次12.5万元,比农民自种收益增长近一倍。 土地规模化管理型主要实行耕地管理服务,权属转化为“存折”,对土地定价。 对有大片土地的农业村,将土地流转给土地合作社,交给鲁某由丰农统一管理运营,采用“保证金分红”模式,分期完成25个村的1.8万亩土地管理。 是全省管理面积最大的镇街,其中10个村已分红,新增收入254万元,群众分红205.4万元。
强村由富到美,一张蓝图(绘就生态田园)。
初春,走进历城区港沟街道芦南村的云台山田园复合体农业智能温室,温室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 黄瓜、西红柿、辣椒等可以从砖头里出来,也可以水培种植,各种装饰设施形式各异,美轮美奂、生机盎然。 上万平方米的智能大棚中看不到裸露的土地,精巧的循环产业设计,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立体无土栽培技术。
“我现在在大棚里负责树苗管理,每天能赚150元。 ”在田园综合体农业智能温室里,“大功”贾相成熟练地砍掉黄瓜幼苗多余的侧枝。 “过去村里经济还不发展的时候,村民们为了生活,都去济南市街区打工。 现在在家门口能赚到高薪,村民们都回来了。 ”
芦南村位于港沟街道南端,靠近市区,自然资源丰富,名胜众多。 过去芦南村常年种植玉米、麦子等农作物,亩产很低。 如何充分利用芦南村的优势发展产业,这是芦南村“两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他们结合现代田园产业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实施“村‘两委’合作社企业”经济运行模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全体村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合作社,从“个体单独经营” 同时,与农业科技企业合作田园综合体项目,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
2013年,芦南村制定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规划,成立“芦南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 全体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出资,成为了“股东”。 合作社采取确权、确权、不确定的静态运营方式,实现统筹规划、统一经营、统一分红,每年每人发大米150公斤。
2019年,芦南村成立“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审计清理全村资源、资产、资金,解决历史遗留集体和个人产权问题,对经营性、公益性资产进行分类登记造册,村民入职率达到100%,采取动态分红运作方式
近年来,芦南村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充分发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三位一体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从组织决策到发展经营,再到保障村民收益的一系列体制机制,“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收益”
2020年,芦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济南诗酒田园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云台山田园综合体”项目。 创新运营机制,实现市场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与芦南村资源无缝对接,每年合作创收350万元。 目前,该项目完成投资1.3亿元,综合产业中心主体建成。
目前,芦南村依托田园综合体,全力打造山楂高端产品研发生产基地。 芦南村山楂体验园也正式营业,为游客提供手工山楂制品和各种蛋糕等食品,并与学校合作将山楂体验园项目纳入研究内容。
如今的芦南山野,已成为集高科技农产品种植、水果收获、花卉繁育观赏、农产品深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林,三产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日益凸显。 (文/图本报记者时晔然张敏钱堃通讯员杨真宋洁郑巧娥)。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