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惠东县铁涌镇油麻地村打造生态鹭鸟休闲度假区。 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连日来,惠州各大农业产区刚收工的稻田里,新苗层出不穷,高温烈日下,嫩绿的幼苗茁壮成长,预示着下一季的丰收。
当前,有效统筹抗疫和社会经济发展新冠肺炎,惠州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最新公布的惠州半年度经济数据显示,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194.59亿元,同比增长10%,提高4.3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二。
今年以来,惠州坚持稳中有进工作总基调,稳定农业基本基础,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和规模脱贫两条底线,立足惠州实际推动农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村产业体系、实施农村建设工作、党的建设引领通过推进镇助镇扶村工作等,推动惠州乡村振兴走在粤港澳大湾片区前列。
南方日报记者乌天宇
通讯员余剑辉
巩固“基本盘”
“菜篮子”“果盘”供应充足
“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增加,产量稳步提高。 ”这是今年年初惠州全年农业农村发展提出的“小目标”。 半年过去了,经历了瘟疫、高温、龙舟水、台风、农资价格上涨等诸多不利考验,惠州夏粮如期丰收,“菜篮子”、“果盘”实现了充足供应。
数据显示,1-6月,惠州累计粮食播种面积94.49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8.13万亩。 大豆播种面积1.14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0.05万亩; 及食用菌、水果产量分别增长5.1%、5.2%; 猪80.87万头,增长9.3%; 猪肉、禽肉和禽蛋产量分别增长9.9%、8.9%和12.4%。
坚守耕地“命根子”,增强夏粮增产潜力。 惠州夏粮增收的背后,是保护好耕地红线硬措施的落地效应。 今年以来,惠州坚决防止“去粮化”、“非农化”,严格控制耕地种植用途,实施了非法占用农村建设耕地住房的攻坚战。 上半年,惠州有效推进撂荒2.84万亩实现耕地复耕。
保护耕地,也离不开种田的“人”。 为鼓励荒地复耕复种,惠州出台大力度惠农政策,包括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养奖励、购机补贴和农业保险,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供应,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
种粮大户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对这样的群体,惠州将给予巨额资金奖励,早晚种稻面积在500亩以上的大户每亩补助100元。 为了让农民种粮更放心,惠州大力推广涉农保险服务。 目前,惠州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土豆已纳入保险范围,保费全部由各级财政负担,农户无需一分钱,在全省率先实现保险100%覆盖。
展望下半年,尽管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惠州农业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惠州市农业和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说,大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惠州农业生产面积将持续增加。 从产业发展看,惠州茶叶、花卉等特色产业繁荣;从三产融合动力充足的市场看,随着消费市场趋好,肉猪出厂价稳步上升,家禽出货量也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趋势; 此外,进入前三季度,禁渔期解禁,渔业生产蓬勃,春季投苗淡水鱼进入收获期,渔业渔获量也将增加。
培养成长水平
涉农项目、投资迅速增加
当前,越来越多涉农项目落户惠州,涉农投资实现快速增长,有效带动一、二、三产快速融合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带来动力,成为惠州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增长极。
6月30日,惠州市政府与广东百汇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现代渔业产业集群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逾百亿元涉农海洋大项目落户惠州惠东。
据介绍,该项目规划总面积约12万亩陆海联动现代渔业产业集群,其中陆基养殖约6万亩、海洋牧场约6万亩与渔业二、三产业合作融合项目,水产育种、科研运营、健康养殖、加工冷切项目投资总额约170亿元,完全建成并达到生产运行后,预计年产值近500亿元。
在博罗县泰美镇,粤港澳海湾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加快建设,逐步形成平台运营、食品加工、生鲜出口、中央厨房等多元业态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全力打造食品和预制产业的蓝海市场
截至目前,该基地已有31家企业入驻,其中不乏全球500强新加坡淡马锡旗下全资子公司丰树集团投资的丰树(博罗)国际食品智能生产与配送基地项目、广东省供销农产品直供配送省级平台运营总部等行业龙头企业
随着这些企业的进驻,惠州农业将实现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多方面的创新升级,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搭建惠州与全球市场交易的桥梁。
不仅如此,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惠州农业重点县、镇政府也通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利用零散土地资源等,大力引进农村特色产业项目,推动涉农地区振兴发展。
大工程带动大投资,大投资促进大发展,成为惠州全面振兴农村之路的真实写照。 数据显示,1-6月惠州涉农投资总额39.77亿元,同比增长56.6%。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总额5亿元,同比增长26.9%,全市农业农村领域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超过去年同期投资总额。
振兴“本色脚”
美丽乡村建设升级
上半年,惠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11元,增长5.9%,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出2.2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五,在珠三角排名第二。
乡村振兴旨在让村民最终致富增收,让生活更美好。 今年以来,惠州加强政策支持,夯实规模脱贫基础,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同时,着力建设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乡村振兴示范带,站在更高视野、更大格局推进“三农”工作。
7月中旬,惠州市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建设工作交流会召开,各示范镇委书记在PPT报告中接受检查,亮出成效,点赞点出缺,各展所长、各尽其能,为全市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作出探索示范
惠州农业农村《十二五》提出,到2025年,全市“三农”工作要走在全省前列,首先要基本建设适应大湾区城市发展、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 这包括精细农业现代化率先基本实现,美丽农村现代化取得显著进展,辛勤农民现代化显著提高,城乡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目前,惠州通过示范镇构建积极探索经验,探索更多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方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强化宣传推广经验成果,全力引领全市农村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数据显示,上半年以来,惠州5个示范镇建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选定11个主导产业、种养面积13.59万亩,建设规模化种养基地74个,推进土地流转5.19万亩,主导产业带动农户2.88万户。
随着全市示范镇、示范带建设的深入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加强,推进了美丽乡村的提档升级。 上半年,惠州推进“四好农村路”升级和新型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运营农村客运线路77条,建设农村村内主干道36.46公里。 建设“四小园”9000多个,户用厕所化粪池改造提高4054个,11个圩镇达到“圩镇宜居标准”。
链接
上半年惠州农业农村发展“成绩单”
农林牧渔业产值194.59亿元,增长10%
蔬菜、食用菌、水果产量分别增长5.1%、5.2%
生猪出生80.87万头,增长9.3%; 猪肉、禽肉、禽蛋产量分别增长9.9%、8.9%、12.4%
茶叶产量1900吨,同比57.4%; 切花比上年同期增长44.1%,达到624万株,钂种观赏植物为1236.76万钂,同比增长540%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