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12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了题为《大学生姐弟回江心洲种菜7年,“这道选择题做对了”》的报道。
这是一个普通的、有点意外的故事。
普通来说,和很多返乡大学生的经历一样,姐姐余青和弟弟余永斌大学毕业并在城市工作了几年后,回到了他们从小生活的江心洲。 江心洲是长江小岛,四面环水。 岛上和很多山村一样,年轻人的身影很少见。
他们的区别在于记者和他们深入交谈后才意识到。 要从城市回到各方面条件都很普通的村子去创业、生活,小姐妹俩并没有按照正常的“剧本”发展,他们没有思想上的激烈挣扎,也和好不容易送他们进城立足的父母没有矛盾。
读书、考大学、进城工作、回乡种菜,用姐弟俩的话说,做选择题,每一个选择都很自然,不烦恼。
大学生回农村创业不让人刮目相看,不让人觉得“没出息”,乡村振兴就有前途。
余青和余永斌在大棚里摘了辣椒。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尚营摄
忙得有力气
初冬的一个下午,记者来到姐弟俩和家人管理的金铜蔬菜基地。 在那里等待的余青告诉记者,弟弟余永斌负责销售,下午通常不在,“我负责种菜,他负责卖菜。”
金铜蔬菜基地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铁铜江心洲。 这里以前叫铁铜乡,今年上半年枞阳县行政区划调整,铁铜乡撤销,毗邻的枞阳镇——两个地方隔江相望。
从镇上到江心洲,你需要坐渡轮。
见到余永斌是第二天上午,他开着拉菜的卡车回了基地。
1988年出生的姐姐和1990年出生的弟弟站在一起,两个人的皮肤都有点黑,但看起来很健康,不老。
余永斌的黑眼圈很重,我问他经常熬夜吗,他说:“我过着老年生活,很少熬夜。 晚上8点多睡觉。”笑着回答。 吃惊的记者旁边的余青解释说,弟弟凌晨2点多起床去铜陵市区送菜,不早点睡就起不来。
“每天都是这样吗? ”记者问。
“基本上是这样吧。 两点多出发,卡车开得很慢,从市里回来快上午十点了。 下午1点多再往基地里装蔬菜,送到邻市安庆的大型菜市场。 下午6点多再回家。 晚上必须早点睡觉。 ”余永斌说。
余青晚上10点之前休息,早上4点或5点起床。 “蔬菜必须快点摘。 我必须准备好早起采摘蔬菜的工具和放蔬菜的篮子等。 工人来了可以直接采摘蔬菜,节约时间。 ”余青笑着说,辛苦是肯定的。 “但是,我很忙,很精神。 ”
余青和余永斌的照片。
一半的土地专家
余青现在很忙。 不仅是基地的事,她还得出去学习。
今年11月放假后,她前往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鉴视村参加了“乡村振兴巾广行动”培训班。 9月,她在安徽省鞍山市和县学习。 那里是长江三角洲有名的蔬菜栽培大县。
余青说,出国学习,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在小鉴视村,她认识了栽培较多的房子,并教了她很多除草的技术要领。 县里学习了防止辣椒倒下的好方法。 “我参观了人家家的大棚。 辣椒的树下有绳子,队伍很漂亮。 我以为只是为了美观,但我知道了可以防止倒下。 ”为辣椒倒伏而烦恼的余青说。
余青大学的专业是经济学,她笑说,原来脑子里关于经济学的知识现在被蔬菜学占领了。 在稍显凌乱的办公室兼会议室里,摆放着栽培蔬菜、防治病虫害的专著。 “已经工作了7年,变成了一半的土地专家。 ”余青说。
除了蔬菜栽培专著外,余青看得最多的竟然是大学课本。 她至今还保留着大学时代的《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等教材,有时间就翻。 “现在看,和去学校的时候看,感觉真的很不同。 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结合我每天接触到的蔬菜供求结构的变化、蔬菜价格的波动,其中有很多理论,我越看越觉得有趣。 ”余青说。
对于白菜、辣椒、茄子等常见的各种蔬菜的特性,显得格外青涩。 “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这几年,爸爸带着一带去了,自己看书,或者请专家来基地教书。 ”余青说。
在蔬菜基地的头四年,余青每年付钱从外地叫蔬菜师傅,有时来就是几个月。 “基本上每年叫2人,4年间叫8名专家。 一个师傅有一个师傅的特长。 我一边学习,一边从实践中再次摸索。 ”余青说,现在的金铜蔬菜基地是家家户户之长。
和姐姐不同,余永斌对种菜很少研究。 农忙季节还能帮忙种地,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销售。
余永斌在武汉大学毕业,专业是机械工程。 “现在开车有一点专业的嘴。 ”余永斌笑着说。 站在旁边的姐姐补充说:“翻地的时候,他又开起了耕机,很熟练。”
有态度的年轻人
毕业后,余青在广东从事教育培训工作,余永斌在安徽合肥一家大型国企工作。 两人都在2014年10月决定回乡种菜时,在各个城市站稳脚跟,获得了不错的收入。
“父亲以前做过蔬菜生意,回老家自己种比较划算,所以回来种菜。 ”余青说,2014年国庆节前后,家人商量后,决定和弟弟一起回去工作。
“我们俩都不烦恼。 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下,只要有正确的事情就好了。 而且,我认为农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好。 ”余青说,父母也很开放,尊重他们的意见。
余青的父亲是33、35、457岁的余正大人,15岁外出打工,曾在安庆、芜湖、南京等地拉煤、卖菜。 对于在家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两个大学生回来种菜,他觉得很正常。 余正大人说,孩子们学的专业不是蔬菜栽培,但经过大学的培养,视野和想法都不一样,有助于蔬菜基地的发展。
目前,金铜蔬菜基地共有农田300多亩,建设了230多个蔬菜大棚,还有40多亩桃园和一些露天菜地。
余青和余永斌结婚了,他们的另一半有自己的工作。 蔬菜基地主要由姐弟和父母管理。 在姐弟看来,现在一家人在一起奋斗的生活很好,蔬菜基地也日益提高。 那年决定回故乡的这个选择题是正确的。
蔬菜需水多,基地刚开办时全靠人工灌溉,灌溉不均,秧苗成活率得不到保障。 在姐弟的坚持下,蔬菜基地开始了智能化、自动化改造。
枞阳县供电公司城郊中心供电所用电经理钱磊见证了基地从人工到智能化的过程。 “这必须一次性进行很大的投资,很多人都很惋惜。 他们姐弟有先见之明。 》2019年,蔬菜基地投入30多万元对农场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智能化大棚,新增电滴灌、自动温控系统等,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种了7年蔬菜,最难"照顾"、最难种的菜是什么? 姐弟的回答让我很吃惊。 “是最常见的白菜。 不像普通那么难种。 ”余永斌说,像厨师一样,西红柿炒鸡蛋很常见,但要想真正好吃还是需要下功夫的。
采访结束时,我提议给姐弟俩拍张照片。 他们选择了背景有点单调的育秧大棚。 “所有的菜都从这里开始发芽了。 ”余青说。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