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扬州地区设施豇豆一膜两用栽培技术_印荔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配套专业地膜减量替代技术试验( 2021-SJ-102 ); 江苏省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配套专业地膜减量替代技术示范( 2021-SJ-103 )豇豆( vignaunguiculata(L.) Walp.].)为豆科豇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广,耐热性好,能有效防治夏秋缺菜蚕豆荚富含蛋白质、淀粉,用于鲜食,可通过速冻、脱水、腌制等方式进行深加工,老豆粒也可作为粮食,具有良好的产业价值。 地膜覆盖是蔬菜生产中常用的重要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湿、除草保水、提质增产等作用,但由于塑料薄膜的不正确生产、使用和回收,破坏了农村环境和土壤生态,严重的地区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近年来,耐候新材料地膜应用在各地逐渐普及,使用寿命长且不易损伤降解,作物采后全部回收方便,能有效降低人工捡拾成本,保护农田土壤生态。 豇豆是扬州地区夏秋重要蔬菜之一对保障当地蔬菜周年供应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采用双层宽体钢结构大棚内耐候新材料地膜覆盖一次、周年两次豇豆栽培模式,同时结合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高温蒸棚等生产管理技术,实现豇豆绿色高效生产和地膜减量使用第一批豇豆于1月底2月初育苗,2月下旬定植,4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采收,7月根据市场行情进行清茬。 第二批豇豆8月上旬直播栽培,9月下旬至11月中下旬采收,12月清理田园,回收地膜,按规定送相关农膜回收点处置。 2早春第一茬豇豆栽培技术要点2.1品种选择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采收期长、对光不敏感的品种,如宝石绿等。 2.2田园选择排灌方便、土壤疏松、3 a内无豆类作物种植的田园。 2.3种子消毒将完好、光泽好、籽粒饱满的种子晒干1~2天(不得晒黑)。 播种前用温水浸种,用常温水浸种15 min,然后移至55温水浸种10~15 min,不断搅拌,保持水温。 为确保彻底灭菌,可浸种100万孢子/g的低聚霉菌可湿性粉剂10,000倍液。 2.4穴盘消毒考虑春季育苗、豇豆幼苗根系发育和叶片光合作用,选择50孔盘。 新的穴盘需要消毒。 将老窖清洗干净后,用0.1%~0.5%的高锰酸钾液浸泡约0.5小时,洗净晾干。 2.5基质计划选用草炭土、蛭石、珍珠岩等,按311的配比,每升基质添加2 kg有机无机复混肥(其中N P 2 O 5 K 2 O15%,有机质20% ) 2.6苗期高温高湿环境的管理容易导致徒长,温湿度的控制对壮苗的培育非常重要。 早春育秧需要多层覆盖保温,结合地热线加温。 保温很快被揭下夜幕,白天温度保持在25左右,夜间温度不低于15。 水分管理是在基质播撒前或播撒后浇透水,播撒后覆盖2~3 cm基质,然后中午前后根据苗情浇透水。 定植前,适当延长通风时间,炼苗。 2.7整地定植到田埂前10天加基肥,施重有机肥,增施磷肥增产,每667 m 2铺有机肥1,500~2,000kg、过磷酸钙10~20 kg、硫酸钾10~15 kg,及时采用深槽高垄栽培,打垄,垄面宽1.5 m,槽深20~30 cm。 2.8覆膜选用耐候性高的新材料地膜,厚度为0.015~0.020 mm,其他质量指标满足《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17 )的要求。 滴灌带铺设后覆盖地膜,及时压实。
二毛豇豆生产情况2.9定植苗可在生真叶出现前定植。 定植前,苗床浇水,减少伤根,定植时按株行距打孔,深度以基质块不外露为准。 两行定植、株间由品种特性决定,一般行距60~80 cm,孔间距25~35 cm。 2.10田间管理肥水管理豇豆抗旱,水分过多容易徒工,甚至是烂苗。 因此,坐荚前无需补水,在高温干燥天气持续的情况下,可适当补水。 豇豆中后期养分需求量大,约占总吸收量的98%,开花结荚后通过水肥一体化设备,667 m 2每7 d与水一起施高氮高钾肥5~10 kg。 采集开始后,每7天喷雾1次1%~2%磷酸二氢钾液。 攀援株调整主蔓伸长时,应及时攀援。 利用废钢管架设“人”字形管架,可以在管架之间铺设线网,方便鲑鱼的吊装。 去除主蔓第1花穗以下的侧芽,主蔓伸到棚上时,需立即拔心劈头,及时去除老叶、病叶,有利于棚内通风透光。 2.11清茬种子开始膨大时可采收软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可防止种子发育,防止养分吸收过多。 一般7月中旬采收,每667 m 2产量为2,000~2,500 kg,按市场批发均价9元/kg计算,每667 m 2产值为1.80万~2.25万元。 采集结束后,清除豇豆藤蔓,清除地面和网架上的老叶、病叶。 3设施内消毒检查大棚密封情况,采用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杀菌剂进行棚内消毒,一般7月中下旬闷在棚内处理15~20 d。 其中需要持续5 d以上的高温晴天,保持棚内温度在70以上,土壤温度在50以上。 4秋季后期第2茬豇豆栽培技术要点4.1品种选择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前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的品种,如扬丰40、扬研柳宝等。 4.2播种时在原定植孔内挖洞点播栽培,每孔撒3~4粒种子,孔深3~5 cm,覆土厚2~4 cm,压实使种子能吸收水分。 种子消毒参考2.3。 4.3田间管理秋茬豇豆后期日间温度低于20,夜间温度低于10前覆盖内棚棚膜。 肥水管理和植株调整参考2.10。 4.4清茬采收标准参考2.11。 一般9月下旬开始采收,每667 m 2产量1,300~1,800kg,按市场批发均价12元/kg计算,每667 m 2产值1.56万~2.16万元。 5地膜回收完毕收获,清理田园后回收PVC和丝网,拉拔PVC时尽量不扩大地膜破损面,后期统一消毒处理PVC和丝网备用。 简单清理薄膜表层大土块后,揭膜回收,最后统一打包,送废农膜回收点集中处置。 6病虫害防治遵循“防治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治原则。 6.1加强农业水肥管理,合理控制温湿度,培育壮苗,提高抵抗力。 合理轮作,增施磷、钾肥,提高植物抗逆性。 合理密植,田间通风,及时清除病叶、病荚、病株,集中处理。 6.2物理防治设施种植需要覆盖40~50目防虫网,有效防止蚜虫、蓟马、斜纹夜蛾、玉米螟等害虫入侵,防虫网需要定期进行修补和清洁。 设施内蚜虫、蓟马被黄色、蓝色粘虫板诱杀,每667 m 2悬挂40~50枚,黄色、蓝色板交替悬挂。 设施外设置太阳能杀虫灯可诱杀玉米螟、斜纹夜蛾等害虫,灯间距以100 m左右为宜,平均每1.5~2.0 hm 2设置1个即可。 6.3化学防治主要病害主要病害及防治见表1。 表1主要病害及防治
注:以上药剂根据田间病害发生情况交替使用。
主要虫害和防治见表2表2主要虫害和防治
注:以上药剂根据田间虫害发生情况交替使用。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