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这玉米很大。 快点摘下来! ”“这是我种的玉米。 居然长出了两个玉米棒子!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校内的农田里一片欢腾,同学们正在采摘成熟的玉米,体验丰收的喜悦。 学校政教处主任郑爱琴告诉记者,这是学校每周一次的劳动课。 每次上这门课,学校都会安排孩子们去田间劳动,感受劳动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
踏上这片500平方米左右的田地,发现除了玉米,还种了很多黄瓜、茄子、空心菜等作物。 郑爱琴说,这些作物都是学生种植、管理和收获的。
春耕秋收,有的是不劳而获
近年来,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践行“劳育德、劳增智、劳强体、劳益美、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 学制要丰富劳动体验,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在校园内开设“春秋园”500多平方米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完善延时服务内容,让学生全程参与。
“自从我们带领学生开始种植蔬菜水果后,孩子们了解了果蔬从种子到果实的生长过程,也更了解了其间的劳动难度,懂得了珍惜劳动果实。 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个农场。 ”在这所学校的头两年,吴佑泉说。
据介绍,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统一安排劳动实践课时,积极探索适合城镇学生劳教的内容,有效融合课堂共生体,创新劳教方式,让学生从二十四节气学中,了解节令蔬菜文化,了解季节性蔬果,按节气安排种菜学校实行责任田制,每班编制班牌和蔬菜介绍,使学生了解各种蔬菜的效果和特点。 等到蔬菜水果熟了,同学们可以借着学校食堂,把自己摘的蔬菜做成美味佳肴,尽情品尝。 通过一系列的体验,让学生学习劳动技能和生活本领,养成勤奋的好习惯。
“我种过茄子和黄瓜。 一边收获蔬菜,一边体验了劳动的困难。 通过耕作,学习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感受了古人顺应自然节奏的智慧。 ”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二(一)班袁梦说,在学校的劳动课程中实现了“三重收获”。
多元评价、培养成果
“我们的劳动教育,不仅表面上辛苦流汗,而且开设专业课程,建立评价体系,全面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引进和习惯的培养。 ”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副校长吴俊杰介绍。
该校结合实际,综合各学科,充分利用春秋园和校园内一草一木,开设特色校本课程《劳动教育与实践指导手册》,根据课程内容带领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每周举办一次观察秧苗、交流分享工作经验活动,解决栽培中遇到的难题。 邀请有经验的家长等专家到现场指导,学生参加实际耕作后完成《劳动实践日志》。
“孩子劳动技能熟练,在劳动过程中能与同学合作,参加劳动后能收放工具。 ”记者在一份劳动课程记录表上看到,一位教师这样评价学生的成绩。 学校的《劳动课程记录表》必须由学生、家长、教师三方共同完成。 学生主要填写劳动认识,由家长、教师分别评价。 “这种‘三位一体’的评估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家长、学校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有效的劳动教养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教养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 ”郑爱琴说。
读耕合一,五育并举
目前,劳动教养课程已经是许多学校的必修课。 在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学生们的劳动内容格外丰富。 该校在“人美”课程框架内,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坚持育人引领,按照课标要求,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多种劳动实践方式,加强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实际的联系,以农业和诗书
劳动教养需要在现实情况下开展。 日常生活、身边的校园、遥远的田野,都是劳动教养的沃土。 除校内春秋园外,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还深入挖掘劳教社区资源和校本资源,设立校外劳教实践基地(延陵蔬菜基地),以活动项目为依托,生成劳教融合课程,将劳教实践活动内容与社团活动、志愿活动、主题班会等相结合,组织学生劳教
深耕多年劳教,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取得佳绩。 该校《仁美耕读, 鲤美五育》劳教实践特色项目入选福建省第四批中小学劳教实践特色项目。 “在‘双减排’背景下,我们希望更多创新教育方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践行仁美耕读精神,践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 ”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校长郑忠盛说。
来源:海峡教育报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