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乡村振兴大棚蔬菜种植,蔬菜大棚托起乡村振兴

   2023-04-01 互联网艺莲园140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薛迎辉通讯员石少华“每斤辣椒4元左右。 再过几天又可以种出第二茬了。 ”12月2日,谈起不久前卖完的辣椒,郏县李口镇王辛庄村党支部书记王青立一脸喜悦。走进地头小屋,穿过狭窄的人行道,走进王青立的大棚,瞬间变得暖和起来,与棚外呼啸的寒风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告诉记者,这叫地暖棚,温度可以达到30度以上,可以保证辣椒的正常生长。有一间地暖棚,王青立在寒冷的冬天种了新鲜的辣椒。 除了盖好的钢架小屋外,他还种了6个大棚,4个辣椒栽培,另外两个架子还种了橄榄菜和芹菜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薛迎辉通讯员石少华

“每斤辣椒4元左右。 再过几天又可以种出第二茬了。 ”12月2日,谈起不久前卖完的辣椒,郏县李口镇王辛庄村党支部书记王青立一脸喜悦。

走进地头小屋,穿过狭窄的人行道,走进王青立的大棚,瞬间变得暖和起来,与棚外呼啸的寒风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告诉记者,这叫地暖棚,温度可以达到30度以上,可以保证辣椒的正常生长。

有一间地暖棚,王青立在寒冷的冬天种了新鲜的辣椒。 除了盖好的钢架小屋外,他还种了6个大棚,4个辣椒栽培,另外两个架子还种了橄榄菜和芹菜。

王青立介绍,大棚是去年3月利用村集体项目资金逐步建成的,前三个,去年底增加了三个,目前已建成一个。 “这些大棚占地面积共有50亩,除了提供土地流转费和8~9个民工外,每年大棚建设资金的5%是村集体经济。 ”王青立说。

距离王辛庄不远,小昝庄的果蔬大棚多达19个。 该村不仅是李口镇早期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村庄,而且实现了由贫困村向集体经济富裕村的蝶变。

进入小昝庄隧道基地,青葱的西红柿、春菊、生菜、有机花菜等一应俱全。 “我们建有12个普通小屋,4个地暖小屋,1个玻璃温室小屋,2个钢结构小屋。 ”该村党支部书记晋付营说。

据昝付营介绍,小昝庄大棚种植要追溯到2017年。 当时,他与村干部共筹资50万元,建设了12个普通大棚,成立了郏县裕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随着次年2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的注入,不仅大棚实现了资金的提升,村干部资金也陆续退出,大棚全部转为村集体经济,可为村里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

“这是刚采摘的春菊,马上就要送到平顶山丰莱市场了。 ”50多岁的村民张巧玲说,多亏了家门口的大棚,自己在这里摘,每天能有50元的收入。

不仅提供了就业岗位,随着大棚种植的稳定发展,村里也有了自己的集体收入。 2020年小昝庄村集体经济收入56万元,今年受水灾和大风影响,但在50万元以上。

有了村集体收入,小昝庄的各项发展也日益加快。 “除了进一步的投资和外出打工工资的支付外,道路等基础设施投资也见底了。 ”昙付营表示,从2019年开始,除了向贫困者和60岁以上的老人赠送慰问品外,每年还会向每个村民发放5斤肉、鸡、鱼。

像小昝庄、王辛庄一样,白龙庙村、老昝庄等地也建有果蔬大棚,目前李口镇已建成大棚113个、9个。 “果蔬种植是近年来培育的特色产业,未来与红牛养殖、烟草种植一起将成为全镇三大特色农业产业。 ”李口镇副镇长黄晨说。

由于蔬菜受市场影响较大,小昝庄此前就尝试将蔬菜与花蜜脆、西瓜红等水果混合种植。 “这就是我们种的270棵车厘子。 明年可以挂果销售。 下一步,要提高优质水果比例,提高大棚收益。 ”盖两个大棚的时候,昙天营自信地说。

编辑:王超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大棚 乡村 蔬菜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