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尹小剑翁应峰通讯员滕开全
5月9日,走进光山县仙居乡肖店村的麒麟西瓜种植基地,一个个钢结构大棚相连,瓜棚里长满了绿油油的西瓜藤,成熟的麒麟瓜碧绿碧绿的,清香扑鼻而来。 瓜农家的人们忙于摘西瓜。 经过精心挑选,优质的麒麟西瓜一个个被放进箱子里,贴上商标,等待进货车辆统一拉至地头。
过去,这里是一个民生保障不足、“三农”工作薄弱、零散的村庄,但如今,通过不断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发展种菜,成功走上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瓜农乐开花了
党建统领集约经营
近年来,肖店村建立了党建引领产业共同富裕的机制,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路,产业铺路,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在“村两委”引领下,党员带头,群众自发,来到了伉科清水湾以前村民外出赚钱、做生意多年闲置的荒地也被利用,为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和统一管理、集约经营奠定了基础。
合理布局营造多彩田园
土地流转以来,两大合作社因地制宜,规划粮食种植区、果蔬种植区,实施稻麦、稻油轮播种,稻虾共作,面积达2300多亩。 种植麒麟瓜、西葫芦、西蓝花等1300亩; 上半年种麒麟甜瓜,下半年种葫芦、西蓝花,实现一棚两用,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入。 2021年通过果蔬收获,一亩净利润1万元,种植其他400多亩大葱实现一亩净利润1.5万元。 可以说,每当水果和蔬菜成熟时,合作社前车辆往来频繁。
建设利益联结机制富民强村
全村土地流转后,按照自愿原则,农户将耕地转为股权,建立了“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村支部书记董斌表示,“党组织的合作社农户”不是三者之间的简单加法,不仅把党组织的功能优势、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的市场优势、生产优势双向融合,使分散经营的农户团结发展,而且把利润分配权掌握在党组织手中,让大势成为最大受益者走进西瓜大棚,贫困家庭的杨德富在摘西瓜,问热不热。 他说“有钱就不热”,“加入合作社真是太好了! ”他告诉我。 “不仅能享受土地分红,还能在合作社工作,年收入2万多元,彻底告别贫困。” 2021年发展果蔬种植业,群众外出务工108万元,土地租金160万元,全村户均收入4700元,全村按果蔬种植面积纯利润的4%获得村集体经济,保障了人居环境等公益事业的大力推进。
葫芦迎来了采购团
果香飘入千里雾中,农民丰收。 肖店村在巩固果蔬家园之际,也融入全乡“两山一河”旅游带寻找结合,一产三产相连接,延伸产业链,进军观光收获一体的休闲农业。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