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会广通讯员马宿营石奇峰
走在曹县邵庄镇的乡村公路上,基本上可以看到一个接一个的蔬菜大棚。 据统计,目前邵庄镇蔬菜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蔬菜大棚1.5万余个,高标准玻璃育苗厂3.6万平方米。 2020年邵庄镇蔬菜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2020年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并获得全市唯一“粤港澳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 蔬菜大棚产业的发展,有效地带来了农民的增收和财富。 202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160元,比2015年增长2.4倍,实现产业强生态优美、人民富裕的目标。
这些成绩之后,离不开地方主要金融机构——曹县农商银行的支持。
“当初,多亏了我们农商银行10万元的专项贷款,我盖了8个蔬菜大棚,走到了今天。 ”我在说邵庄镇安庄村的袁正军。 他目前承包土地54亩,建设标准化蔬菜大棚28个,年实现净利润30多万元。 他所说的专项贷款是指曹县农商银行的“蔬菜大棚贷款”融资产品。 该贷款产品由曹县农商银行根据县委、县政府“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蔬菜大棚种植周期和客户融资需求特点推出,根据客户种植规模、年限、产能等因素确定信用额度,灵活、利率目前,曹县农商银行累计发放“蔬菜大棚”4653户,金额8.49亿元,有力支撑了蔬菜大棚产业的发展。
光有产品支持是不够的。 曹县农商银行还构建了“乡镇-村-居”三个层次的服务模式,全力支持蔬菜大棚产业发展,深入践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责任。
搭建沟通平台,畅通信息渠道。 为进一步畅通蔬菜大棚种植户获取信息渠道,曹县农商银行按季联系邵庄镇政府,邀请县金融办、人民银行、银保监局、省农担等单位,举办“政银村企业”普惠金融对接会,组织村委会成员、养殖户。
鲁秋云、邵庄镇闫集村的蔬菜大棚种植户,她正是通过“政银村企业”普惠金融对接会,得知曹县农商银行联手省农担公司推出的“鲁担惠农贷”贷款产品,享受国家优惠,利率十分优惠。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曹县农商银行邵庄支行申请了30万贷款。 分行工作人员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以最快、最合适的服务进行了授信。
“这样,不仅扩建20栋大棚的钱掉了,每年还省下了约2万元的利息。 多亏了我们农商行的好政策、好服务。 ”鲁秋云伸出大拇指,高兴地说。
下沉金融资源,加强信用支持。 为完善行政村和农户金融服务,曹县农商银行持续下沉金融资源,推进“金融服务团队全村授信”。 分行内外通力合作,携带智能柜员机,定期进村办事,让不少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银行卡、(手机)银行APP开户、社保卡激活等非现金业务。 同时,开展“全村授信”业务,为有融资需求、符合融资条件的客户开展授信。 目前,曹县农商银行邵庄支行对安庄、白场等10个种菜示范村进行了“全村授信”,累计授信436户,金额4870万元。
分层跟进对接,提高服务质量。 另一方面,开展金融干部挂职。 曹县农商银行在得到县委县政府支持后,分两批选派32名中层干部担任乡镇副镇长、街道办副主任。 同时,围绕打造金融支持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派出97名优秀信用负责人和客户经理挂职村主任助理,进一步加强政银互通。 为了更好地服务邵庄镇蔬菜大棚产业发展,曹县农商银行派出属地支行行长任副市长、信贷员和优秀客户经理担任蔬菜大棚示范村村主任助理,全面加强金融服务对接。 另一方面,创新开展驻村调查。 全体干部职工作为“驻地协调员”,选择每个行政村作为固定调查村,每月进村调查三次以上,聚集广大村民金融需求,宣传推介金融服务。 对蔬菜大棚产业集中的特色村示范村,曹县农商银行将加大驻村调研力度,优先安排业务骨干后备人才担任驻村人员,加强考核监督,切实发挥驻村作用。
祝瑞,曹县农商银行邵庄支行信用主管,他还有另外两个身份。 邵庄镇蔬菜大棚产业示范村-安庄行政村的村主任助理和驻村调研员。 除了分店的日常工作外,有时间的话,还会去村子里,或者去蔬菜大棚开展工作。 “驻村工作告诉了我很多办公室学不到的东西。 更了解农业,热爱农村,让我的工作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他这样说。
通过这些奇妙举措,曹县农商银行不断让金融“活水”流到每一个菜馆,把乡村振兴的美好景象描绘在邵庄镇每一个村子的角落,让人们看到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农商力量。
寻记者、求报道、求助,各大APP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搜索微信APP“壹点信息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为你报告信息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