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2020年12月3日,AlibabaCloud (阿里巴巴云)南仓,西番莲正在进行数字筛选。 供图
没想到保山市昌宁县大河村的果农王金海,种植西番莲三年来,第一次卖出了好价钱。
“卖给蚂蚁的果实叫蚂蚁果实。 在种植的过程中,收获的时候给与标准,满足蚂蚁的标准就可以卖出好价格。 ”王海说。
与王金海一起实现增收的,是我省300个村的果农,今年他们按照订单为蚂蚁种植了西番莲。
昌宁县卡斯镇大级别村支书赵建林、耈街彝族苗族乡栗木村支书左仕军介绍,据他们介绍,今年村里与蚂蚁合作的农民增收幅度普遍超过30%。
数据显示,2020年8月、9月、10月,通过阿里数字农业供应链,淘宝、天猫、盒马等阿里平台的云南西番莲销售额环比增长超过200%。
国内西番莲大规模种植始于2012年,主要集中在广西、福建、云南、贵州等省区。 其中,云南、贵州为新生产区。
以消费市场为西番莲,进口果实长期以来是消费者首选。 国产西番莲的痛点在于产业标准化低,口感不稳定。 云南西番莲脱颖而出,与阿里发展数字农业的“基地模式”基地模式密不可分。 “基地模式”是农业产业全链路数字化升级,是阿里“亩产1000美元”支农计划升级后的核心。 到目前为止,“千元/亩”计划已覆盖全国25个省份1亿多人口,孵化后超过2500个农业品牌。
作为西番莲的新生产区,我省自然条件优越,但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果农大多在空旷的坡地上种植西番莲。
变化在去年出现了。 2019年10月,阿里宣布在全国建设1000个数字农业基地,农业大省云南省占了不小的比重。 12月,阿里在昆明落地数字农业新基础设施“产地仓库”。
今年8月,阿里巴巴与我省的合作进一步升级,双方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和11个项目合作协议,其中,在数字农业领域,双方要全面开展数字合作。
阿里巴巴数字农业采买总经理盛聪告诉记者,阿里希望把云南打造成“中国的数字篮子”,在云南落地多个西番莲数字农业基地。 昌宁县地处保山,是阿里在云南建设的西番莲三大产区之一。
“数字化果篮的核心是建立云南农产品数字化标准,使农产品在基层定价权、种植指导上遵循标准,最终实现质优价廉、高效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盛聪说。
阿里在今年年初将西番莲作为重点单品后,构建了一系列框架。 据了解,核心部门为数字农业事业部,包括菜鸟、盒马、数字下乡、淘宝、天猫、聚划算等,涵盖西番莲种植、采摘、收购、筛选、筛选、运输、消费标准等环节。
分级被认为是这次云南西番莲大热的推手。 天猫、盒马、淘宝不同的平台用户,对质量的要求不同,产地仓通过数字化智能筛选,为西番莲确立了8个档次。
连续的增长给农民带来了信心。 记者了解到,保山市昌宁县果农决定深化与蚂蚁的合作,将种植面积从今年的3000亩增加到1万亩。
阿里数字农业云南采销负责人石河表示,云南西番莲的增加并非个案。 今年,阿里确立了云南18种水果的标准,在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帮助云南农产品实现了优质价格。
据悉,目前阿里的数字化水果篮云南模式正在广西、贵州等产区复制推广。
云南网记者陈文忠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