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树上的百香果,激情鸡在树下!梅县区石坑镇朱七村有扶贫妙招

   2023-04-01 互联网艺莲园529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原始标题:树上西番莲树下“百香鸡”梅县区石坑镇七朱村推行“立体循环种植”模式,帮助农民增收“20箱西番莲,5只鸡,确认地址后下午发货”“对不起,西番莲只剩下10箱了。 全部卖完了。 有的话我会通知你的”……一边接到电话一边忙着打包西番莲的梅县区石坑镇七朱村贫困家庭的张火胜忙得脱不开身。贫困村能否实现稳定脱贫,关键在于是否建立成熟的产业体系,贫困人群是否广泛参与。 近年来,在广州市民政局的协调下,七朱村逐步探索“园内养鸡、鸡粪养园”西番莲种植、土鸡养殖循环发展的产业模式,推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原始标题:

树上西番莲树下“百香鸡”

梅县区石坑镇七朱村推行“立体循环种植”模式,帮助农民增收

“20箱西番莲,5只鸡,确认地址后下午发货”“对不起,西番莲只剩下10箱了。 全部卖完了。 有的话我会通知你的”……一边接到电话一边忙着打包西番莲的梅县区石坑镇七朱村贫困家庭的张火胜忙得脱不开身。

贫困村能否实现稳定脱贫,关键在于是否建立成熟的产业体系,贫困人群是否广泛参与。 近年来,在广州市民政局的协调下,七朱村逐步探索“园内养鸡、鸡粪养园”西番莲种植、土鸡养殖循环发展的产业模式,推动贫困户观念转变、稳步增收、脱贫。

西番莲树下养鸡立体循环种植能带来好“钱景”

立冬来了,凉快起来了。 走进梅县区石坑镇七朱村西番莲土鸡养殖产业试点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派丰收景象。 绿油油的藤蔓茂盛,丰富的西番莲蔓,果香四溢。 果藤下,大批土鸡取食、追逐,充满活力。

在基地旁的实验棚里,大户王琼盛认真筛选果实,谈起西番莲管理,他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 “通过去除发育不良的残次果,可以充分确保剩下的好果的养分。 与上半年相比,现在的结果率上升了很多。 ”。 王琼盛介绍,实验楼内西番莲经过精心育种选苗,产量更高、质量更好,下一步将在试验基地推广栽培。

王琼盛是七朱村第一个种植西番莲的人。 2016年,为了照顾母亲,从广州回到了故乡。 看着门前大片被搁置的荒地,无暇的他决定种西番莲。

说做就做,王琼盛通过各种方式积累了经验,不断实践,直到自己种下、栽培、管理秧苗,最终收获,那一年他的西番莲园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那时,王琼盛不知道他的西番莲实验架会成为七朱村产业扶贫的一种。 未来三年,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带来了无限的财富和生机。

2017年,了解王琼盛种植西番莲的经验后,广州市民政局驻七朱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萌发了发展西番莲种植的想法,王琼盛提供技术指导,让贫困户参与其中,提高了收入。

“村里家家养鸡,经过调研,我们因地制宜,采取‘园内养鸡、鸡粪养殖园’西番莲种植、土鸡养殖循环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利润最大化。 ”七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方贺堂表示,在西番莲园养殖土鸡,害虫、杂草、熟过头落地的西番莲成为土鸡的美味佳肴,同时鸡粪也成为西番莲树的肥沃养分,相辅相成,一举两得。

但在这种循环发展模式下,贫困者可能不感冒,没有多余的劳动力,承担风险。 “从来没有接触过,也完全没有技术,即使种下也是白人”“规模太小,没意思。 规模太大,没有能力”“水果卖不出去怎么办”……面对贫困户的担忧和担忧,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决定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合作,集约5亩土地建设西番莲种植土鸡养殖产业试点基地,让贫困户参与其中。

深思熟虑后走远,打定主意后再工作。

方贺堂介绍,试点基地采取“党组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由七朱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监督指导,实施公司具体运作,合作社协同配合,贫困户具体参与,统一接受农业专家饲养管理技术培训,防治病虫害、 只对鸡瘟统一接受西番莲集体防治,西番莲施肥,只饲养鸡饲料,统一销售品牌包装,实现统一销售渠道,提高西番莲

西番莲不得要求年产值超过120万元

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接下来要解决的是市场问题。 “虽然试点规模不大,但产品销路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如果试点失败,损失的不仅仅是钱,还有穷人的信心和希望。 ”朱村第一书记郭林宗说。

为此,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多方走访,逐步建立网上销售网络和电子商务销售渠道,为试点基地开拓市场、拓宽销路。 那一年,七朱村迎来丰收,5亩土地出产约1.5万斤黄金西番莲,1000只土鸡加起来产值达30万元。

“由于精细的管理,我们的黄金西番莲质量上乘,所以销售情况相当理想,无法满足需求。 ”郭林宗说,从实际销售情况和收益来看,这种发展新模式也逐渐得到贫困者的认可,一些贫困者开始参与产业,张火胜就是其中之一。

“老板带头种,销售这么旺,当然要抓住机会。 ”张火胜说,在基地帮忙一天工资100元,农忙期一个月能领到2000多元,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年底还有分红。 “最重要的是记住本领。 我自己也开始种西番莲了。 ”

随着产业模式的成熟,七朱村开始尝试扩大试点基地面积,从最初的5亩到后来的10亩,再到现在的15亩,基地年产值也提高到了90万元。 驻村工作队意识到产业普及的条件已经成熟,现在不需要贫困户参与试点基地,需要贫困户走出试点基地,壮大自己的果园,由公司和合作社统一规划指导,统一收购销售,实现更大的利润。

该村贫困户王松生紧紧抓住产业帮扶机会,喝下了“头汁”。

多年前,因车祸导致脚骨折,原本在街上做装修工作的王松生回到家,靠养鸡耕田种茶勉强维持生计。 2018年,他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在自家的一亩地上盖了大棚,种了西番莲。

“种植西番莲的收益比耕田种茶高,而且扶贫干部、亲戚朋友都卖,卖得很好。”王松生告诉记者,去年果园给他们家带来了很大的收入,一直没钱装修的房子也是今年年初新装修的“房子装修好了,心情也变好了。 年后打算种三四亩以上。 生活一定会更丰富吧。 ”

目前,七朱村已有4户贫困户率先参加立体循环种植,新增种植面积6亩,每年增收约36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广这种模式,让更多的贫困者参与。 在此基础上,统筹提升全村资源,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七朱村自有品牌,为贫困群体带来增收致富。 ”。 据方贺堂介绍,该村明年将安排4户贫困户参加农业,将产业规模扩大到30亩,产值预计达到180万元。

【来源】南方日报梅县窗口

(记者)黄灿灿

【摄】袁群华

【作者】黄灿灿

【来源】南方新闻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南方日报梅县窗口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梅县 石坑 妙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