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大棚环境下草莓栽培技术要点分析_田新月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世界公认的果实中是“女王”,因色泽艳、营养高、风味浓、见效快、效益好而深受栽培者和消费者的欢迎。 我国各地都有草莓栽培。 草莓栽培最早始于14世纪的法国,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开始草莓栽培。 草莓果实呈心形,具有酸甜可口、香气柔和多汁等特点,具有润肺生津、强身脾胃等功效,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治疗肠胃病、预防动脉硬化也有一定的采用大棚促成、半促成栽培、花芽形成的冷冻草莓种苗,定植后30天开花,60天可市售。 如果草莓果实能在春节前后成熟,就能以更高的价格销售,具有经济价值。 1长安区大棚草莓栽培现状分析长安草莓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黄桥村、燎原村等地区采用露天栽培方式,改为露天栽培和半促成栽培共存方式,草莓栽培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2010年大棚促成栽培技术问世,主要有红颜、章姬、甜查理、宁玉、幸香、随珠等近10个品种,农户栽培效益大幅提高。 雁导路、环山道、长安大道、子午大道区域已成为草莓主产区,截至2018年3月,长安区草莓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量约2万吨,生产总值8亿元,鲜果期从每年11月延续到次年5月中旬,历时半年长安草莓大棚种植已具备产业规模,符合区域化生产要求,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大户种植等方式组织种植和生产。 经政府部门和农业科研院所支持,草莓品种结构优化,红颜、章姬两种品种已占全区种植面积的80%左右。 形成标准化草莓生产技术,加强农户专业技术培训,采用标准化栽培管理模式,更好地保证草莓质量和产量。
2草莓生长发育特性2.1匍匐茎形成时间和条件在北方高寒地区栽培草莓。 草莓母株开花结果后,植株上存在一定的匍匐茎,果实采收期会生成大量的匍匐茎。 一般来说,早熟的草莓品种形成得比较早,晚熟品种稍晚。 形成时期受到日照条件和低温环境的影响。 超过12小时的日照会促使植物体大量匍匐茎。 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能满足低温积累量,植物体不会形成或形成很少的匍匐茎。 2.2花芽分化和发育草莓品种、栽培方式和环境因素影响花芽分化,大多数草莓品种在13-27环境下进行花芽分化。 一季草莓早熟品种对低温、短日照条件不敏感,而两季草莓对这两个条件敏感。 花芽分化完成后,花蕾生长开花,需要在高温和日照时间下进行。 2.3休眠气温降低或日照时间缩短时,草莓植株进入休眠状态。 叶柄变短,叶面也缩小,与地面平行贴地生长,呈小莲座状,进入休眠。 许多品种在4以下进入休眠期,需要低温天数的积累,使草莓植株休眠需要长日照条件下才能清醒。 休眠在花芽分化后进行,低温、短时条件诱导,日照时间对植株的影响更大。 2.4结果习性草莓产量与植株穗数、花数、坐果率和果实大小直接相关。 花蕾发育完成后,在环境温度超过10的条件下开花,各花穗中的花级也有差异。 一级花先开,二级、三级花再开,后开存在只开花不结果的问题,结果也存在畸形果、果实过小的现象,往往需要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掐脖子,是一级、二级花草莓单花期为3-4天,其间需进行授粉受精。 开花授粉后15天,果实生长比较慢,以后10天快速生长,每日生长2g,然后果实生长缓慢直至停止。 3大棚草莓栽培技术要点3.1大棚建设首先根据垄面宽度设计拱肋,拱肋跨度3-6m,采用1-3排立柱。 修建6-10m米的大中型拱桥,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立柱。 在选择大棚建设场地时,应尽量选择无风、朝阳的区域,种植区域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能排灌,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地势平坦、坡度小。 大棚应修建墙体,保证墙体结构的科学合理性,拱起足够高,满足草莓栽培要求。 对大棚土壤进行深翻处理,垄面宽50cm,沟宽30cm,大棚长度保持在20m以内。 在竹竿的接缝部分,为了不损伤塑料大棚的塑料,用布等扎紧。 拱顶上覆盖棚膜,然后应用木棍等辅助工具,结合大棚实际条件进行张拉,对大棚两侧剩余的塑料薄膜进行压实处理,避免大棚压实不严,通风不畅在实际大棚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大棚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提高大棚应用率。 3.2合理控制大棚温度、适宜光照温度、湿度,有利于草莓健康生长,草莓是耐寒植物。 夏季高温干旱条件下不利于植物生长,大棚温度需控制在10至20,匍匐茎生长发育需保持温度在10以上,阳光照射时间12h以上。 草莓生长盛期需要气温保持在23及16h左右的光。
草莓幼苗期需控制大棚温度18~ 23,达到5左右停止生长,- 10~-8环境下植株达到冻害的下临界温度。 大棚栽培草莓,苗期宜保持白天温度25左右,夜晚温度15,土壤温度20。 进入花期后,大棚温度应保持在10-20,土壤温度保持在15。 温度超过35时,存在植物体受精不良的问题,气温低于10时,花粉发芽受到抑制,植物体发芽的最佳温度为25。 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阶段,大棚温度几个小时内可以保持在40,可以抑制花粉的形成。 草莓是一种耐弱光的植物,在秋季日照短的条件下分化花芽,入春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草莓植株开花结果。 在温度低、日照短的环境下植株进入休眠期,植株不再生长,春季日照延长后可再次进入旺盛生长期。 3.3水分和肥料管理草莓可以在潮湿的环境中促进生长,土壤相对含水量应保持在70%左右,进入花芽分化期应保持在60%的水分,成熟期的湿度应保持在80%。 空气湿度适宜维持在80%左右,开花期湿度不得超过90%,不影响受精,结畸形果。 草莓是浅根型植株,根系主要分布在20cm深的表层土中,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促进植株健康生长,保持pH值5.8-7.0最佳,土壤不宜施高浓度肥料。 草莓植株进入生长阶段后,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深入整地施足底肥。 腐熟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复合肥等均匀施入后整地形成垄,形成高20-25cm的高垄,及时追肥,可以避免植株营养不良导致早衰的问题。 追肥时需控制氮肥、钾肥用量,进入植物生长中后期,可根据情况喷施叶面肥,提高草莓果实含糖量。 植株大量结果后,可采用高钾肥,施肥完成后需及时浇水。 为避免灰霉病,在草莓果实由青转白阶段进行浇水,草莓进入9分熟阶段,一次采摘结束后,可在浇水的同时增加复合肥,进一步提高草莓产量,提高果农经济收入。 3.4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要使大棚草莓果实更好生长发育,需加强草莓花期授粉管理,可进一步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 在大棚里栽培的草莓,冬天会开花,受天气的影响,昆虫会变少,不能天然授粉。 草莓花粉无法有效地传播到其他植株,无法保证正常的天然授粉。 因此,草莓在冬季会产生异常的果实,无法保证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将蜜蜂授粉引入大棚环境,应用蜜蜂授粉可以提高花的授粉率,避免果实存在致畸效应。 同时,适当采用人工授粉。 每朵花需要授粉1.2mg,散粉时间为早上9点至晚上5点,最佳受精时间为开花后2-3天。 受精后子房迅速发育生成种子,逐渐肥大形成肉质多汁的果实。 授粉时应将花粉附在花心,或用细毛清除花序,缓慢移动。 草莓花在大棚条件下存在低级花、高级次生花,次生花雄性不育,高级次生花雌性不育。 需要通过摘除次生花来减少畸形果的数量,或者将植株吸收的营养提供给其他果实,以更好地保持草莓的品质。 3.5摘叶和摘果草莓植株进入结果期后,应及时清除衰老叶片,及时砍掉地上攀援植株的茎叶。 开花期植物通过修剪处理生长不良的花,避免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可以更好地保持果实品质。
3.6应开展合理收获工作,及时收获成熟草莓,控制收获时间。 过早会影响草莓果实的口感和品质,也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采摘太晚的话,不利于运输和销售。 可按顶花穗、第一腋化穗、第二腋化穗的顺序配合不同时期采集,采集时间可为每日傍晚或早上6-10点。 草莓果实自然保鲜仅2-3天,当日或次日采摘时,必须了解果实成熟度,不得漏采,避免果实腐烂对其他果实的不良影响。 用指甲摘草莓柄,和柄一起摘下。 新鲜草莓果实应结合质量、成色、果实形状等因素分级包装,定价销售。 采集过程中需要避免受压,需要保证容器高度合理,底部平整。 采集结束后需进行预冷处理,温度控制在0,在湿度90%-95%的环境下贮藏。 3.7在进行病害防治工作的大棚环境下采用高架培育方式,可降低秧苗虫害发生概率,需用博莱霉素、锰锌代用品等杀菌处理,间隔10-15天喷施。 草莓患炭疽病时,需清理患病植株,科学合理处理。 可选用咪鲜胺、福美汀等药物对重要患病地区进行喷洒防治。 为了更好地控制病虫害蔓延,必须从物理手段入手,建立综合防治体系,轮作覆膜土壤。 化学药物防治,应在花期前后严格控制用药量,避免正常授粉出现畸形果实,避免对从业人员、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结束语在大棚环境下进行草莓栽培,应从栽培的各个环节做好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长度,科学配套施肥,控制土壤水分,及时清除腐叶,进行摘果,进入采摘期后及时组织人员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