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第一条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野生植物,保护野生植物

   2023-04-02 互联网艺莲园521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生态观察】光明日报记者杨舒编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保护野生植物无疑是重要的基础之一。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 让我们聚焦于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4月底以来,北京香山脚下的我国第一个国家植物园成为“打卡胜地”,引起公众的关注。 这里是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扩建整合而成,搬迁地保护植物1万5000多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珙桐新华社发兰科植物新品种卧龙无柱兰新华社发自此,国家植物园体系开始建立,我国野生本土植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生态观察】

光明日报记者杨舒

编辑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保护野生植物无疑是重要的基础之一。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 让我们聚焦于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

4月底以来,北京香山脚下的我国第一个国家植物园成为“打卡胜地”,引起公众的关注。 这里是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扩建整合而成,搬迁地保护植物1万5000多种。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珙桐新华社发

兰科植物新品种卧龙无柱兰新华社发

自此,国家植物园体系开始建立,我国野生本土植物实现85%以上,大部分国家正在朝着重点保护和异地保护野生植物种类的目标稳步推进。 有网友说:“有国家植物园,有些植物就不怕消失! ”他感叹道。 但是,水土养一方植物,迁地保护只是野生植物的保护之一,在广袤的植物原生地中,我国约4万多种高等植物的许多种类由于生境丧失、破碎化、资源过度利用等因素,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威胁。 要进一步加强当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保护好山水间这些无言的精灵,必须尽快多方合作。 你和我共同努力。

1、形成就地和迁地相结合的保护体系

小种子,可以带来大量增产; 用看不见的青蒿可以克服疟疾的难题。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约有3.6万~4.1万种,其中一半是中国特有的。 这些野生植物资源是地球生态系统非常基础的一环,为人类提供粮食、蔬菜、药材、木材、花卉、氧气等赖以生存的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含有丰富的生物基因,是文化发展的物质载体和灵感源泉。 “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可以说是人类实现资源安全、生物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周志华说。

每种植物对生长环境都有独特的要求。 近年来,由于栖息地破坏退缩、过度开发、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自身繁殖受限等原因,部分野生植物濒临灭绝,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和补救措施。 例如,曾经分布在北京东灵山、百花山和枣架沟的百花山葡萄,目前世界上只有两株野生植株,几乎灭绝,被誉为世界上最孤独的葡萄。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感慨道:“这样的植物还有很多,很有可能大部分人在不知不觉中就从地球上完全消失了。”

怎么保护? 近40年来,我国实施了许多政策和法律,特别是《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相继出台,奠定了我国植物保护的法律和政策框架。

在保护形式上,优先考虑当地保护。 目前,我国已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覆盖约1.18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海域面积的4.1%。 迁地保护是指将濒危野生植物从栖息地迁移到条件良好、人工可控的环境和生境中实施保护的方式。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植物园体系正是以几个国家植物园为主体,以辐射重点区域或重要类群特色植物园为引领,覆盖全国主要气候带和植被类型过渡地保护研究网络。 据统计,中国目前约有200个植物园,初步构成了中国植物迁地保护网络。 目前,国家林草局正在组织编制《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规划》,通过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我国野生植物转移保护、科研、科普教育和园林园艺展示水平。

2、植物保护政策法规亟待优化

2021年9月,调整后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发布,455种和40种(约1101种)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列其中,受到更加明确的法规保护。 “石斛这种名贵药材很多人都很感兴趣,野外都能分辨出来,但像罕见的兰科植物一般人不知道。 怎么能保护?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金效华表示,这已成为目前我国植物保护的诸多短板之一。

指出从政策法规的角度来看,中国野生植物的当地保护和迁地保护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比如分散当地保护法规、保护空地、优化保护地体系等。 迁地保护体系不强、基础研究和投资不足、规模不足、遗传资源管理法不健全等。

珍稀植物云南石梓新华社发

在浙江诸暨枇杷园自然教育基地,孩子们正在学习植物知识。 方成摄/亮片

“目前我国植物保护只有条例,不是法。 在管控方面,与动物保护管理相比,《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在植保工作上的措施较少、粗放,多项条款缺乏细节,操作难度较大。 例如,在植物开发利用管理制度中,不涉及加工、运输等贸易环节,采购和收购难以区分,难以执行。 同时,条例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过于简单,许多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缺乏执法权,没有破坏或污染野生植物原生环境、非法加工野生植物的处罚措施。 处罚力度较轻、犯罪成本较低的危害程度及其后果没有细化区分,目前只有两个阶段,对采伐、开采、采集叶片、采集种子等不同行为也没有区分。 这些都在法律执行中造成了不科学、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导致公众保护意识不足和执法困难。 ”周志华说。

一些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至今对“度”的规定仍不明确。 记者了解到,《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颁布后,没有相应制定细化的管理法规。 例如,二次保护野生植物往往允许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但没有制定采集证管理办法,可持续利用原则没有用合适的方法明确。

另外,作为保护野生植物的关键“列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从1999年第一版开始发表,经过了22年的调整。 在此期间,由于许多野外开采数量大,需要严格管理的物种,甚至包括兰科植物、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等濒危物种也不多,长期无法进行保护管理,因此定期更换名录已成为当务之急。

3、民众是野生植物保护的最高参与者

律师,天下基准线。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林草局正在积极推进《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的修订工作。 业内专家表示,野生植物的保护仍然很重要。 要加快修改《自然保护区条例》和《风景名胜区条例》,出台《自然保护地法》 《国家公园法》等法规,解决当地保护法规分散、相互矛盾的问题,明确赋予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执法权,完善当地保护措施。

野生植物保护专业性强,加强科学支撑也是必要的。 例如,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近年来不断有新品种在调查中被发现,需要稳定、充分的野生植物研究团队长期支持。 此外,许多植物可以人工栽培,但执法时很难区分人工和野生来源,需要开发新的实用追踪技术进行鉴定。 为此,大力培养科研人才,全面加强科研机构参与,在名录修订、保护地建设管理、迁地保护机构设立和运营、开展繁育复壮工作、法律修订、科普宣传等方面充分吸收专家力量,听取专业意见,开展拯救濒危野生植物科研

加强野生植物保护,植物原生地的人们无疑是最好的参与者。 金效华建议,寻求野生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式,选择具有当地代表性和观赏价值的物种,发展自然教育、游憩休闲活动,开发特色文创产品,通过惠及当地民众,促进积极参与当地保护。 充分推进科研部门、社会团体、公众参与保护工作,设计濒危保护、监测、繁殖、野外回归等便于参与的项目,向社会筹集资金,拓宽经费渠道,扩大保护力度,传播保护理念和知识。

他还强调,破坏野生植物的行为不如野生动物敏感,社会关注度较低,有关植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应加强。 创新方式方法,充分研究融合媒体时代传播特征,利用各类本地和异地保护机构、博物馆、科普基地、媒体、网络等,联合政府、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力量,开展野生植物保护宣传,加强公众与植物的情感联系和知识理解

《光明日报》 ( 2022年06月04日05版)。

资料来源:光明网- 《光明日报》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