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蛤蜊养殖前景,蛤蜊养殖技术与饲料

   2023-04-02 互联网艺莲园605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3个回答 包小平 花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贝类产品了,它的生长周期比较短,长得很快,而且没有水还能存活很长一段时间,适应能力比较好,所以人们会大密度的养殖它。今天就跟大家讲讲它的养殖技术,希望能给需要的人带来帮助。1、选择合适的环境养殖的地方首先要求远离污染源,如果从小时候它们身体里就带有毒素,那吃进肚子里之后可就不敢想象了。同时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3个回答 包小平

花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贝类产品了,它的生长周期比较短,长得很快,而且没有水还能存活很长一段时间,适应能力比较好,所以人们会大密度的养殖它。今天就跟大家讲讲它的养殖技术,希望能给需要的人带来帮助。1、选择合适的环境养殖的地方首先要求远离污染源,如果从小时候它们身体里就带有毒素,那吃进肚子里之后可就不敢想象了。同时地势要平坦一些,退潮的时候时间不超过4小时,沙子的含量最好在8,如果全部都是的话那真是太好了。3、日常管理需谨慎播种之后就要及时检查它们的请过,如果局部有死亡的话就要及时的补充。一般来说经过半年的养殖,它们需要补充的东西就增加了,而且抗击敌害的能力也会增强,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把它放置在比较低潮的区域进行养殖。养殖期间也要及时清除那些可能存在的危险,像螃蟹之类的东西就需要用网或者手工来进行捕捉驱赶了。同时我们要注意水需要保持在浅褐色的状态。如果慢慢变清了,就需要我们施加一些肥料。一般来说养殖12年就可以成熟,外壳长到了3厘米以上就可以开始收获了。收获的时间一般是从3月份开始,到繁殖期前结束。4、注意预防疾病夏天温度比较高,它们很容易发生死亡,然后再互相感染。而且经常下雨的话,海水的分量就会降低。养殖的密度如果太大,那么个体就会比较瘦弱。所以我们可以隔一段时间就用生石灰或者其他物质进行消毒或者杀菌,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培育幼苗的水我们也可以进行过滤或者是利用科技来进行杀菌的处理。

裴若睿

一、育苗

在苗种的预养成期可采用上升流式的育苗系统,直至壳长达到1以上,水温25℃时,每天换水12次,水温10℃以下隔天换水,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循环换水,水深一直保持30厘米以上,谨防“浮头”。

池塘水体浅,环境条件差,易发生青苔,必须及时清除,否则青苔覆盖池面会引起文蛤窒息死亡,每次文蛤采捕完成任务后整个池底要彻底翻松、曝晒,以保持池塘底质清洁。

佟舒逸

蛤蜊养殖技术

养殖场的选择条件成蛤的养殖场,应选择风浪较为平静,潮流畅通,地势平坦,砂多泥少(含砂量为70%~90%)的中、低潮区;海水比重为1.010~l.025,最为理想的比重为1.012~1.020;流速为40~100厘米/秒。

整埕播苗

播苗季节播苗季节,依苗种的个体规格大小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白苗,一般在4~5月播苗;中苗大多在12月播苗,有的地方因天气寒冷等原因,推迟到翌年春天播苗;大苗一般在产卵之前播苗。

整埕

整埕工作,主要是先在埕地靠近港道处和潮下带的边缘,用芒草筑堤,以防蛤苗流失。堤宽30~40厘米、高约25厘米。大片的滩涂也要用芒草围堤,隔成数块,便于管理。而后捡去埕面上的石块、杂物,用砂填好洼地,整平埕面。若埕地较软,则须开挖排水沟,以防埕面积水。最后,在播苗之前一星期,用漂白粉(15千克/亩)或茶籽饼(8千克/亩)泼洒埕地,杀除敌害生物。

播苗方法播苗方法有干播和湿播两种。

干播退潮后埕地干露时,从停泊在埕地上的运苗船中卸下蛤苗。播苗时,要求播撒均匀,防止成堆集结。若潮水已上涨无法继续播苗或播苗未完成时,则应将蛤苗卸下,浸没于水中,待下一潮水再播。白苗因个小体轻,易被潮水带走而流失,故多选用此法播苗。

湿播湿播是在潮水未退出埕面时,用船把蛤苗运至插好标志的埕地上,在标志范围内按量播撒均匀。播苗,应在平潮或潮流缓慢时进行,以免蛤苗流失。用湿播方法,增加了播苗时间,提高了工效和蛤苗的成活率,但播撒较不均匀。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中苗和大苗播撒。

播苗密度

播苗密度,直接影响到蛤仔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如播苗密度太大,蛤仔生长较慢;如播苗密度太疏,不能充分利用养成面积,单产较低。因此,要掌握适宜的播苗密度。其播苗量,要根据蛤苗个体的大小、潮区的高低和底质条件等因素来决定(表196)蛤苗个体大的,成活率高,可少播;潮区低的,蛤苗摄食时间长,生长快,同时敌害也较多,蛤苗受害率高,应适当多播;底质较硬的埕地,稳定性好,亦可多播。

此外,还要根据海区饵料生物的多寡及流速的大小而酌情增减。

管理工作

移殖移殖的主要目的是,转移养殖潮区,疏散养殖密度,促进生长。(1)苗种增大,稀疏移殖小苗播种的潮区较高,经过6~7个月的养殖后,个体显著增大,摄食量增加,养殖密度相对显得太密;同时,蛤仔的体质逐渐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此,应移到较低潮区放养,并适当降低养殖密度,以加速蛤仔的生长。(2)随着不同季节移植,以提高蛤苗成活率根据泥层保温性好,冬天不易冻死蛤苗和砂埕贮水量大,温度低,夏季不易晒死蛤苗的特点。随着季节的不同,可移植到不同的场地,以提高成活率。可采用边收获、边移植的方法进行。(3)加快产后亲蛤恢复体质,移植促进生长亲贝在产卵排精后,因体质虚弱,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差,易造成死亡。所以,应在繁殖季节之前,把亲贝移植到潮区低、饵料丰富、风平浪静的场地养殖,以恢复体质,加快生长速度。

防止灾、敌害严重威胁蛤仔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洪水和台风。在易受台风袭击的埕地,应争取在台风季节来临之前,收获或移植到安全地带;受洪水威胁的埕地,也应采取类似的措施;对未来得及收成和移殖而受害者,必须及时抢救,清除覆盖埕面的泥砂,集拢散失的蛤仔,以减少损失。蛤仔的敌害生物及其防治措施如前所述。在养成期间应经常下埕除害,减少损失。

加强日常管理蛤苗播放后,要经常到埕间巡管,检查蛤苗有否流失、蛤仔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敌害的危害情况等,以便及时补苗或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要疏通水沟、填补埕面、修补堤坝等。特别是刚繁殖后的亲蛤,体质虚弱,多数上浮在埕地表面,若被人为踩踏,死亡率更大。所以,在繁殖季节之后,更应加强管理或进行移殖。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蛤蜊 方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