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栽培中药材有“有价值的是宝,不值钱的是草”的说法,中药材芍药(包括白芍和赤芍)近年的行情,恰当地验证了这句话。
中药芍药,此处主要指白芍,又称芍药,主产地为安徽亳州,但其适应环境能力非常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 除了芍药顽强的生命力和相对稳定的种植行情外,芍药的花可以观赏,根可以入药,还可以种植其他农作物,一度成为各地种植户争相种植的中药材之一,也是农民致富的栽培途径之一。 这样,2014年以后,芍药的栽培面积急剧增加。 这一趋势在2017年前后达到饱和状态。 也就是说,从2017年开始,芍药市场的行情开始出现下跌的迹象。
药用芍药生长期4-5年,正常行情下亩毛收益约12000元左右。 在这个收益规模下,药农的种植效益还是令人满意的,尤其是芍药种植前两年可以种植玉米、芝麻、辣椒以及其他中药,这也为芍药的种植提供了额外的收益。 但是,芍药栽培在2017年出现了“危险的状况”。 业内人士预计,芍药行情将一路下跌。 不过,让人措手不及的是,芍药市场行情跌幅如此之大,用“断崖式”下跌来形容或许一点也不过分。 从2018年开始,芍药亩的售价从12000元直接下降到5000元,2019年从3000元下降到1亩左右,2020年在2000元左右。
2020年部分芍药产区被淹,淹得田块不可问津。 市场行情是农民是否发展种植的风向标,当芍药行情下跌时,许多种植户纷纷选择弃种。 一种生长4-5年的芍药,亩毛收益2000元左右,种植成本自不必说,人工管理成本也不够,受粮食作物涨价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芍药种植户纷纷改种粮食作物。
安徽省亳州市魏岗镇是中药芍药种植的传统大镇,曾经是各地芍药的场景,现在被一片片玉米代替。 毕竟玉米种植投入成本低,管理相对简单,除了小麦收益外,每年还能净赚1000多亩,这与芍药种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短短3年,芍药由宝变草,不再被种植户看到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商机总是在没有商机的时候出现。 随着近年来芍药种植的大幅减少,大宗中药之一芍药的需求量并未减少。 此外,近两年许多种植区遭遇水灾,尤其是今年。 (河南、安徽及山东部分地区),降低芍药质量,甚至影响产量。
在这样的前提下,芍药的价格开始触底。 进入8月份以来,当地三四级芍药价格每公斤上涨2元左右。 市场行情即将逼近2017年价格,目前已进入芍药收获阶段,业内人士普遍看好芍药未来市场行情。 毕竟,东西的稀有价值很高。 这是市场的基本规律。 面对这样的行情,不少种植户又跃跃欲试。 还没到栽培季节( 10-12月),就开始到处预约芍药的芽。 对此,他表示:“2019年和2020年,芍药收获的幼芽几乎都被扔掉了,但现在已经完全变成了糖稀。 万一种植户多了,现有的幼芽会融合在一起,价格还会上涨。 ”
这个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根据芍药的生长周期计算,按理说可以从2020年开始种植芍药。 但那时大家只看到价格见底,没有看到反弹的希望。 因此,错过了低成本栽培的最佳时期。 你必须目睹价格上涨。 这样的栽培构想真的不值得提倡。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