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来源:惠州日报-惠州新闻网
随着热水的注入,透明玻璃瓶中广阔的金草慢慢生长,茶水迅速变成淡黄色。 放进杯子里,轻轻沾一下嘴,放进喉咙里乘凉。 “这是我们正在开发的广金钱草茶,目标是明年投放市场。 ”惠州裕禾中药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智康说。
张智康,28岁,3年前回到家乡惠东县安墩镇和岭村投身中药材种植。 目前,公司已有广金钱草、土茯苓、五指毛桃、姜黄等多种中药材种植、仿野生抚育基地共1500多亩。 在他的带动下,大批农民加入中药种植行列,漫山遍野的中药成为一道新风景线。 如今,他正迈出从中药材初级加工到精深加工的步伐,一步步朝着中药制药/饮片厂的愿景目标前进。
张智康向记者介绍了石参栽培情况。 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摄
结缘
乡村振兴战略受到号召,萌发回乡发展的想法
安东氏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合多种中药材种植。 张智康在和岭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了石参、广金钱草、姜黄、五指毛桃等多种中药材。
“看,石参开的花多么漂亮。 不像粉红色的猫的尾巴。 ”在岭村中药种植示范基地,张智康指着石参说话。 “石参又称虎尾轮、猫尾射,不仅花开得漂亮,根茎也能入药,晒干后为石参,用于泡汤,味道鲜美,清热化痰,清肝祛湿。 ”
张智康与中药材的缘分始于三年前。 张智康退伍后进入惠东县公安部门工作了几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萌发了回归农村发展的想法。 “但是种什么,当时还没有方向。 ”张智康说,随后在家中长辈的带领下,结合安墩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选择了中药材种植。
2018年4月,他提交了退休申请。 之后,外出学习中药材种植的基本知识,同时回乡租地、改良土壤,联系广东省中药研究所共同建设产学研基地。
2018年10月,经过前期准备,张智康种下了第一批中药材。
张智康在惠东、龙门、惠阳等地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 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摄
发展
栽培规模扩大,订单比较稳定
2019年春天,张智康种下一棵石参。 那时,除了吃饭睡觉,他基本上都是上天在田里小心翼翼地“服务”。
没想到初夏会下大雨。 “地上的水都淹到膝盖了,还长了不太高的石参,二十多亩全淹了。 ”张智康说,被水浸泡的石参根容易腐烂,只能把沉重的种子全部拔掉。 “刚创业就亏了五万多元,好心疼啊。 ”
幸运的是,新种下的石参生长顺利,广金钱草等也长势良好。 一年后,种下的中药收获后出售,一算账,投入80多万元,收入100多万元。
这给了张智康很大的信心。 从去年开始,他逐渐扩大种植规模,增加中药材种植品种。 目前,张智康在惠东安墩和多祝、龙门龙城、惠阳平潭等地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石参、广金钱草、姜黄、五指毛桃等近500亩。 去年5月,公司在安墩热水村租用1000多亩土地种植土茯苓。
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中药材产量也随之增加,业务订单也相对稳定。 “我们现在按照订单栽培。 此外,还可进行晾晒、切片等一次性加工,以满足客户要求。 ”张智康说。
这几年中药材需求量越来越大,销售行情还不错。 “石参根干货40元/公斤,广金钱草10元/公斤,姜黄10多元/公斤。 ”张智康表示,去年公司产值200多万元,今年预计将达到600万元左右。
在张智康的带领下,安墩的许多农户开始参与中药种植。
安墩新村村村的徐凯如主要以种植青菜为生,但由于近几年中药种植业的发展,以及中药公司多年来大量收购村民种植的中药材,他从张智康的公司那里得到了广金钱草种子种植。
“一开始种不了,公司派了技术人员来指导。 ”徐凯如说,他种了大约10亩广金钱草,每年可以收两次,每年每亩可以收入3000元~5000元。
张智康表示,目前公司正在探索“公司运营农户大力推广”的运营模式,“我们提供种子和技术,负责摸底收购。 ”。 2年来,先后带领惠东、惠阳、龙门等45户农户种植中药材,同时组织20多名村民在土茯苓种植基地工作。
在中药材种植稳步发展的同时,张智康又发展到精深加工。 “我们现在正在和研发团队开发大金草茶。 ”张智康说,像制茶一样,经过揉捻、杀青、炒制等工艺制成的广金钱草茶,在内部品尝后很受欢迎,“下一步就是做成茶叶的形式,让它更畅销,争取明年上市。”
与此同时,张智康开始研发姜黄精油等中药深加工产品,“希望通过深加工开发产品,让中药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 ”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骏国红
本文来自【惠州日报-惠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观点。 全国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