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发展中药材种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23-04-02 互联网艺莲园367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收获季节,村民增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陆祁国摄收获季节,村民增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陆祁国摄中新网晋中10月18日电题:种植三年万亩中药材的千年古镇村民走出了一条增收新路作者陆祁国“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中药的栽培,但是镇政府几年前呼吁,我就抱着试试的心情种了5亩柴胡。 现在种植中药的经济效益确实很好,平均每年增收1万元左右应该没问题。 ”10月9日,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镇河村村民李广胜说。2017年,在绵山镇党、政府主导下推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在典型引领、保底回收等多项举措带动下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收获季节,村民增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陆祁国摄

收获季节,村民增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陆祁国摄

中新网晋中10月18日电题:种植三年万亩中药材的千年古镇村民走出了一条增收新路

作者陆祁国

“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中药的栽培,但是镇政府几年前呼吁,我就抱着试试的心情种了5亩柴胡。 现在种植中药的经济效益确实很好,平均每年增收1万元左右应该没问题。 ”10月9日,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镇河村村民李广胜说。

2017年,在绵山镇党、政府主导下推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在典型引领、保底回收等多项举措带动下,该镇道地中药材种植由原来零星种植迅速增加到目前的1万亩,玉米种植“十之八七”受制于天旱的难题

绵山镇镇长宋建国(图右)和刘清安在田间地头调查了道地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陆祁国摄

绵山镇因南部群山为绵山而得名,史料记载至少有2500年的历史,是中国清明寒食的古老发源地。 在此之前,该镇许多留守村民的收入主要来自玉米种植。 但由于该镇干旱天气多,玉米产量不稳定,留下村民增收成为瓶颈。 因此,为留守村民寻找增收新途径,成为摆在绵山镇党、政府面前的现实问题。

“2017年,锁定了发展中药材种植这一增收项目。 ”绵山镇镇长宋建国介绍,绵山镇土地资源丰富,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冬夏温差大,非常适合中药材种植。

绵山镇党、政府做各村干部的思想工作,村干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随后,绵山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站站长、绵山中药材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刘清安承担了中药材栽培技术传授任务。 到目前为止,他累计了40多次特殊教育,向2000多名农民传授技术。

大型机械辅助道地药材收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陆祁国摄

河村村民李广胜家有13亩地,平时在介休市国泰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当保安。 2018年,在家休息的他被村委会召集。 “村干部讲完技术人员的话,主要是动员我们种植中药材。 让我心动的是,介休泰兴中药种植合作社可以和我们签订保价收购协议。 ”。 李广胜说,即使按保价销售,每年纯收入也在2000多元。 再加上,在这一年前,已经有一些村民在种植中药。 会员会后,他专门进行了一些考察,然后拿出五亩地种柴胡。

“选择栽培中药真是太好了。 ”李广胜说,2019年,绵山镇遭遇严重干旱,玉米几乎没有收获,这反过来又照亮了种柴胡。

停下手里的工作,李广胜简单地算了一下账。 种玉米,风吹雨打顺利年景,亩产约500元。 种植中药柴胡,头一年不耽误玉米种植,第三年挖后销售,亩产2500元左右,且不耽误平时打工。 如果专门种植柴胡,一个男人的劳力处理10亩地是没问题的。

相比之下,村民张建军的增收步伐更大了。 早年从中专毕业后,长期从事汽车维修工作的他,几年前加入介休泰兴中药种植合作社。 该合作社负责人梅秀坤来自世界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安徽亳州,不仅拥有中药材种植技术,而且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受他的影响,张建军于2018年流转土地11亩用于种植黄芩。

“黄芩的生长周期为2年。 今年黄芩籽240斤,能卖2万多元; 黄芩每亩可卖六千七百元; 扣除所有成本,我这11亩地,两年至少增加纯收入六七万元。 ”

2017年,全镇增加中药材种植面积2200亩,次年增加2000多亩。 目前,全镇共有26个村种植中药材,总面积达1万亩。 目前,绵山镇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不仅为种植户提供了增收新途径,也同样为广大留守民众创造了增收新途径。

介休樊家湾农业专业合作社由当地5户职工共同组建,发起人王钦周是西靳屯村党总支书记。 有一次,他告诉中新网记者,他和介休泰兴中药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梅秀坤去大郎神村,看到村里的老人都在晒太阳说闲话。 据老年人说,即使出去打工也没人想雇佣。 种玉米基本上是机器农业、机器收获,平时只能这样打发时间。

一方面留下村民打工没人用,另一方面合作社栽培中药材需要劳动力。 王钦周随后在樊家湾自然村迁移了32户村民的150亩土地。 这样,村民每年可以拿到每亩300元的租金,每人每月为合作社处理中药材有1500元的收入,每年能干6个月。

“村民平时为合作社处理中药材,不仅不影响玉米、谷子种植,一年人均可增收一万元左右。 ”因此,很多村民愿意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然后再为合作社打工。

“目前,绵山镇已建成介休市首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万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区已经形成。 ”宋建国表示,下一步,绵山镇党、政府将与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深度合作,引入工商资本,旨在推动中药材特色小镇建设持续发力,进一步拓宽和延伸帮助人民增收的途径。 (完) )。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