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肖开丰顾朝辉四川在线记者余如波文/图
3月5日,德阳市中江县辑庆镇永村集团,村民匡桂芳来到中江县万生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播种丹参。 “我家种了1.2亩丹参。 好好保养的话,一年可以赚1万元。 比种其他作物多得多。 ”
中江是目前我国种植丹参的主产区之一,2020年种植面积4.65万亩,产值2.57亿元。 预计2021年将达到4.85万亩。 近年来,中江县大力发展以丹参为主的中药产业,一次栽培技术突破在当地展开。
以前,当地农户种植丹参时覆膜狭窄,行间杂草多。 农户为了减少除草劳动力,生育期间多次施用除草剂,大大增加了除草剂残留的风险,产品不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对中药农药残留的规定。
近年来,中江县开始推广采用高筐宽覆膜的生态栽培模式,减少沟内土壤裸露面积。 在褐色的土地上,黑色的覆膜像保护伞一样,既能保护好大红丹参种子的根和土壤中的营养,有效控制杂草,又能减少雨水对土壤中肥料的冲刷,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该技术起到物理除草作用,减少肥料施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障中药材的安全和质量。 ”中江县农业和农村局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袁涛介绍。
此外,中江丹参只能无性繁殖,容易导致品质劣变,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 组培繁殖技术是解决品种退化的主要措施,但栽培丹参栽培量大,直接利用组培苗生产成本高,难以推广。
“我们正在探索脱毒种苗的培育和繁殖技术。 培育出的丹参种根每亩可降低种苗成本200元。 此外,该脱毒种苗将大大降低丹参病害发生率。 ”现场指导种植的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成都试验站站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副所长张超介绍。
与此相配套,目前中江县万生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在探索“两头抓、中间”的“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在生产前端统一繁育种根,规范栽培技术标准,统一农业资本,在生产后端统一加工销售,统一品牌
“中药材市场不错,但收购情况不理想。 主要原因是农户种植不规范,许多中药材质量达不到收购标准。 ”该公司总经理许志刚说。
在这个过程中,中药专家团队的技术也得到了有效的推广。 “与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能够更及时地发现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有问题地攻克科研难关,使技术更有针对性地发挥作用。 ”张超说。
下一步,中江县万生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联合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进一步开展技术攻关。 “提高丹参种植效益,帮助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作出本企业贡献。 ”许志刚说。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