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我村在关山脚下,海拔高,气候阴湿,粮食产量低。 但最适合种植独活、川芎等中药材。 看,它遍布整个山。 ”9月19日,华亭市山寨乡南阳洼村小雨绵绵,村前村后山岭云雾笼罩,森严。
“看,眼睛所及的地方,到处都是药。 ”顺着村民书马万福的手指方向望去,只见“山上没有闲草,到处都是良药”,气势汹汹的药苗绿得令人心醉。 “走,去我们村的千亩药材示范基地看看。 ”跟随马万福,走进该村最大的药材种植基地——菜川流域的千亩药材示范园,一行人,一亩地,碧绿的川芎,在秋风的吹拂下独自生存,激起层层的绿波。 在药田里,药农正忙着给即将开采的整个草药土除草。
“几天后,天气晴朗,一个人住,川芎可以开采了。 现在,这种小药材的价格,堪比原来的大捆粮食。 ”在药材基地,该村的药农辛建伟一边通过手和手臂的形象对比,一边计算药材的“增收账”。 “亩产三千斤左右,可获利四千多斤,是种粮的七倍多。 ”
“我、妻子、儿子都在这里制药,去年制药花了两万多元。 因为有了资金,我们在家开了商业街,买了面包车进行客运。 每天的生活越来越开心了。 ”辛建伟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向记者抱怨着这两年靠种药生活的好日子。
“老辛种了一辈子粮食,穷了一辈子。 现在,他靠种中药渐渐过上了好日子。 在我们村里,像老辛这样出了药“财”的人还真不少”,据马万福介绍,“药材累累,花、叶、种、根都能卖钱,容易生存,村里不在家的老年妇女,把工作今年全村种中药材1040亩,人均2亩,中药材成了我山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
“种了这么多,可能卖不出去吗? ’我们问。
“这种事请不要担心。 我家药材有《吉祥三宝》。 ”马万福说,“一是中药材生长对海拔、土壤、气候有比较高的要求,能大量种植的地方毕竟很少。 在我们这样的山上种中药材,无污染,大气、土壤和水良好,是中药材生长的“宝地”,种的中药材质量自然好。 二是“华亭大黄”、“华亭独活”成功注册国家地理商标,获得2011年、2012年甘肃省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名声在外,市场空间不言而喻。 第三,我们在春种的时候和采购商下订单,不愁“媳妇”。 有了这个“吉祥三宝”,我们的药材不担心能不能卖到好价钱。 ”
“这几年,在国家好政策的带动下,我们盖了新房,修路了,接了自来水,用太阳能,引进了药材基地。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南阳洼村民的日子,一定是开花的川芎节节高,越来越鲜甜。 ”马万福对自己种下药材,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充满信心。
“华亭市是甘肃省药材种植的主要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素有‘陇东药库’之称。 近年来,全市将药材产业作为大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采取政策支持、宣传培训、引领引领、市场引导等措施,有力推动药材产业化、规模化、利润化发展。 ”华亭市药材中心主任武小龙介绍,“目前全市年均种植独活、大黄、川芎、当归等道地中药50多种,面积稳定在6万亩左右,产量1.7万吨,产值达1.8亿元。”
“通过政府扶持引导,目前华亭药材种植实现了从‘量的扩张’到‘量与量并重’,从‘初加工’到‘精深加工’,从‘各自为战’到‘全面融合’三个转变。 ”武小龙介绍说。
从“扩量”向“量质并重”转变,华亭市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思路,全力优化种植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推进品种改良、提高药材质量,全市建成万亩中药试验示范带1个、千亩中药试验示范基地6个建成50亩中药材选育基地1个、500亩中药材标准化栽培基地全市带动独活3.9万亩、大黄0.7万亩、川芎0.42万亩、柴胡0.25万亩、党参、黄芪、板蓝根等其他药材0.73万亩,药材总面积6万亩在从“初加工”向“精加工”转变中,华亭市坚持把培养带头人、企业经营作为强化链条的中心环节,坚持“内培”和“外引”两手抓实打实。 投资总投资3000万元新康中药切片加工生产线和质检中心建设项目全面建成的1200万元青松中药饮片公司药食同源项目,投资完成营业执照办理和商标注册的828万元,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策底、河西
在产业发展由“各自为战”变为“全面融合”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中医与康养保健深度融合,全市建设中医肿瘤专科、中医骨伤科等省级专科3个,培养省级以上中医5人,建设国家名中医工作室1个,“新中医”诊疗推进中医药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在中国大黄城建设中药材展览馆,在策底大南裕、安口朱家坡、砚峡东沟小渔村建设集农事体验、科普宣传等为一体的中药材观光园,有效提升了产业发展融合度和品牌影响力。
“金秋丰收,药香四溢乡村。 ”如今的华亭、山川田野药苗苍翠、沟梁峯药香弥漫; 在满是垄的药材田里,簇拥着许多人,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到处是美丽的丰收风景。
通讯员张小兵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