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2018年,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中药材500万元,100户贫困户235人顺利脱贫; 2019年,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开展规范化种植培训,中药种植成为农民脱贫致富法宝; 2020年,摘帽不推诿,继续出台帮扶政策,探索增收途径,继续推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从最初的5000亩增加到近20000亩,产业初具规模。
三年来,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累计向——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聚集财富的新林镇投入近3000万元,帮助近千人建档立卡脱贫。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出真本事、真把戏,完成了高质量扶贫目标任务。 来自北京同仁堂的资金、技术、人才、理念,在广袤的草原上生根开花结果。
2018年8月2日,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赴当地考察中药材种植情况。
五百万订单解决贫困人群的燃眉之急
内蒙古兴安盟富化旗新林镇属“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根据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同仁堂集团公司京蒙对口合作合作任务要求,2018年5月,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与兴安盟行政公署签订《扶贫合作框架协议》,承担新林镇对口扶贫工作。
科技发展集团党委高度重视,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带队调查研究,成立对口帮扶执行小组,不断完善扶贫方案……一系列工作就此展开。
“我刚到当地,就发现村外的田野里有一大片土坑。 那是村民们挖走野生药材留下的。 ”合作执行组成员秦敬波回忆说,新林镇特困户这样辛苦一年,家庭收入也就2000多元。 虽说住在政府盖的房子里,但家具和家电都是90年代初的风格。 未来在哪里? 你怎么摆脱贫困? 他们真的不知道。
将采购的药材入库。
调查情况上报后,扶贫领导小组决定,以当时高于市场的价格,在当地采购500万元中药材,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增收。 将筛选出的药材放在篮子里装上车,把一捆堆陆续购买的药发放到村民们手里。 那一夜,豪迈的草原上的人们又唱起了嘹亮的草原民谚,家家户户飘着酒香! 当地一位干部感慨地说:“这就是希望的味道!
据统计,该订单为这些贫困者每人至少增加了1500元的收入。 扶贫的第一年,援助了100户贫困者235人,实现了消除贫困的初期目标。
2019年9月11日,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聘请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文全教授对中药材生产技术进行出口和指导,通过培训提高“造血”能力,使产业扶贫更“精准”。
支持构建中药栽培特色产业
当地药材资源非常有限,不足以长时间支撑大量采购。 下一步扶贫工作该怎么办?
发展产业是消除贫困的根本之策。 新林镇坡缓、多雨、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芍药、防风、柴胡等道地药材的生长。 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在充分评估当地各项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实现扶贫“需要”与自身“力所能及”的精准对接。 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中药材种植产业“把脉”“开方”。
中药材种植产业要大力发展,规范规范化种植是方向,销路是关键,科技管理是支撑。 为此,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决定采取“当地政府组织农户种植同仁堂,根据市场价格按需收购栽培技术,帮助拓宽销售渠道”的帮扶模式,帮助新林镇打造中药材种植特色产业。
科技发展集团先后聘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教授王文全到当地开展了一系列培训。 公司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从采种、育秧做起了规范的绿色栽培技术,不断提高贫困群体的药材栽培技术和自我发展能力,有效解决了种植户多年来的“种源”“除草”“化肥农药”等问题。
许多栽培能手也在技术对接中脱颖而出。 新立村的药材种植大户朱祥君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小朱的20亩芍药,按照同仁堂的培训指导,利用自家的羊粪腐熟制成农家肥,开展了生态栽培模式。 种子收入将由原来的3万元提高到5倍以上,从明年开始上市,根的价值还将达到60万元以上。
有稳定的销路和同仁堂规范化栽培技术的跟踪指导,大大提高了药农的栽培积极性。 “药”帮,“药”致富,不少农户加入中药种植行列,小药草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并通过人工驯化栽培“道地药材”品种,有效减少滥捕现象,保护当地生态资源,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融合。 这就是同仁堂为草原开出的“扶贫药方”。
2020年6月11日,北京同仁堂在田间组织技术交流。
草原药农移植“同仁堂标准”
“要好好管理株间距离,注意配合垄的力量”。 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起的特旗新林镇,曾建院当年贫困户高材生家的院子里,来自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的秦敬波在为院子里的栽植赤芍做技术指导。 两人蹲在田埂之间,熟练地将赤芍苗插在田里,覆盖土,巩固牢固。 过了一会儿,垄上种下了芍药苗。
“优中选优的种苗,同仁堂定制的庭院种植计划,像高秀才一样刚走出贫困家庭,没出门就又多了一亩‘增收田’。 大家对稳定脱贫更有信心! ”新林镇党副书记、镇长李天智表示,感谢新林镇刚刚脱贫的基础依然薄弱,同仁堂巩固了难得的扶贫成果,共同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
“我们家在这片‘幸福草’上摘下了‘贫困’的帽子。 ”高秀才举起赤芍苗接受了谈话。 “以前种大田,好年头一亩地的收入也就500元。 现在重新种赤芍,生长期能长一些,但种子和根都能卖钱,平均每年能收入10000元。 听说同仁堂这次帮助我在镇上进行了试验性的庭院栽培,我很早就报名了。 此外,还按照以前对同仁堂专家讲过的栽培要点深入翻土,施农家肥。 下一步,我想自己多加把劲,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和村民们一起致富奔小康! ”
2020年10月中旬,当地农户在同仁堂的技术指导下,开展了中药庭院经济试点。
“同仁堂给我们带来的变化,不仅是零星几千亩到现在20000亩的种植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种植标准的规范,质量意识的提高。 ”据李天智镇长介绍,这是为全镇中药材的标准化绿色栽培按下了“快进键”。 根据同仁堂讲授的最新栽培技术,采用生态、绿色栽培模式,不仅提高了收益,而且种下了大家抢着收获的好药材。
9月,来自新林镇的12万公斤柴胡、5000公斤苍术、2.3万公斤赤芍陆续运抵科技发展集团北京昌平药材储备区; 10月12日,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专家组赴兴安盟新林镇就当地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进行答疑,接下来,会同同仁堂研究院对当地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检测,进一步指导新林镇如何种植更优质的药材。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