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几年前,生长在广州石牌一带、对抑制肿瘤细胞可能有特殊疗效的石牌藿香濒临灭绝,仅有2株。 如今,在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某山麓,“叁加壹”濒危中药拯救研究实践教学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将这种濒危中药扩大到9000多株。
包括石牌藿香在内,该基地种植的珍稀和濒危中药近百种。 因地处密林深处,故有番禺“药王谷”之称。
中药石牌藿香已经扩大到9000多株
石樟香自古以来被誉为品质最佳的广藿香品种,全国闻名,因产自广州石牌一带而得名。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该地区进行了城区改造,茶树失去栖息地,道地品种被剥夺繁殖。 目前,在广东产业化的广藿香品种中,只有樟宜、肇香等,但石牌藿香的有效成分远优于其他品种,这种藿香也成为其家族中的珍品。
作为基地内濒危中药的茶树历来被誉为质量最好的广藿香品种。
更值得注意的是,气雾栽培采样检测石牌广藿香(酮型藿香)有很高含量的广藿香酮成分,广藿香酮是广藿香油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与胆囊癌细胞SGC-996、大肠癌细胞HCT116前列腺癌
但是,近年来城市化的扩大发展,广州的石牌已经成了闹市区,失去了地道的种植,再加上成株时间长,农民不愿意种植,石牌藿香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2017年3月1日《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以广藿香为保护品种,其中石牌藿香为濒危品种。
到2018年,除可能散在民间外,石牌藿香纯种母苗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只剩下2株。
目前,基地中的石牌藿香已扩大到9000多株。
“该品种药用研究价值较高,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选用其中一株石牌藿香母苗,剪枝,委托扩展雾培快速生根技术。 ”基地负责人金先生说,他们尝试了几种方法,最终利用母苗剪枝扦插和雾培快速生根技术进行扩繁后,发现石牌藿香药性比较稳定,生根速度快,存活率也高。
从2018年开始,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的博士团队也在基地驻扎两年,与中山大学和各科研机构的生物专家精心研究和指导,石牌藿香在“叁加壹”濒危中药救援基地成功蓬勃发展。
“现在基地里的茶树已经扩大到9000株以上。 ”金氏表示,他们将继续扩充更多石牌藿香用于医药科研。
珍稀濒危中药近百种
曾烦金还介绍,“叁加壹”濒危中药拯救行动的宗旨是种苗和爱与责任,即濒危中药生物资源库。
“我们计划将石牌藿香的救助经验用于化橘红、广陈皮、阳春砂、广藿香、巴戟天、沉香、广佛手、何首乌等岭南中药材的保护种类。 ”曾怡金透露,包括石牌藿香在内,基地种植的珍稀和濒危中药已近百种。
对于未来的发展,金氏表示,基于目前中药种质资源不足、种苗增殖能力不足、濒危物种拯救迟缓、科技人才匮乏等问题,他们将在番禺区设立中药种质资源中心和科技培训中心,结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尽快转移科研成果
基地种植的珍稀和濒危中药已近百种。
该基地将依托番禺区优势,推进中药材非遗传承接,加强国际交流力度。 积极开展中药与非遗岭南押花传承标本博物馆和创办中药生物博物馆的港澳大学中医药学院战略合作,促进精准医疗技术和中医药创新成果研发转化,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实现业务协同发展。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刘怀宇
(摄影)吴伟洪
【作者】刘怀宇; 吴伟洪
【来源】南方新闻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