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近日,走进宜春市袁州区南庙镇梅花村月都花河谷,百合花随风摇曳,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拍照打卡。 “百合不仅具有观赏性,晒干制成百合粉还有保健作用。 ”据该基地负责人邹荣介绍,从2015年开始,基地每年都会举办百合花节,仅观赏旅游一项,年收入就达100多万元。 今年基地种植龙牙百合36亩,药用百合10亩,发展势头良好。 “百合节结束后,邀请村民进行采摘加工。 新鲜百合每斤30元,百合粉每斤120元可以卖。 一边放火进行乡村旅行,一边促进了村民的增收。 ”邹荣笑着说。
无独有偶,在该区另一边的金瑞镇水冲村,村民们正在开心地收割车前的草。 “没想到种草也能出钱。 ”村民杨春艳看着田里一片苍翠的车前草,心里盘算着账。 车前草的售价为每斤25元至40元,自己种了一亩多,按亩产150公斤计算,收入近万元。 “我们从去年年底成立合作社开始试种车前草,迁移了11亩土地,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一次收获。 ”该村支书朱永福表示,种植车前草每亩只需投资500多元,扣除成本后,亩产4000元,预计种植户人均增收5200元。
“再等一个多月,就可以采摘黄蜀葵了。 ”天台镇双洪村村民陈先贵每天都去黄蜀葵扶贫产业基地照顾他的“宝贝”。 据了解,该镇26个村建了基地,今年黄蜀葵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每亩经济效益3000元,村集体经济直接扩大,村民口袋鼓了起来。
“能在家门口工作,能一起种鹿茸草,日子越过越好。 ”渥镇石背村村民张秋华几年前在外打工,听说镇上建了药材基地,义无反顾地回来工作,每月收入达4000元。 该镇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引进宜春市炳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事鹿茸草野生变种培育。 该公司负责人李伟权介绍,一期育苗基地共620亩,三期规划发展面积15000亩。 计划带领4000多名村民种植,直接受益人达2万多人。
近年来,袁州区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百合、车前草、龙葵、鹿茸草、太子参等特色中药材,让更多的农民尝到特色栽培的甜头。 目前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多万亩,建设50亩以上基地162个,成为继水稻、水果之后的第三大农业支柱产业。 (张玉琦)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