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鲜嫩多汁的番茄一个个热闹地挂在枝头,等待着五湖四海的宾客们。 走进“中国番茄之乡”——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秋风吹过,空气中充满了番茄的甜丝丝。 在这个小镇银匠营子村收购商马洪文的仓门外,种植户拉着装满西红柿的小车排队,把车上的西红柿卸货包装,等待运往全国各地,他们都笑着忙个不停……
喀喇沁旗番茄节展示的番茄品种。 王安琪摄影
喀喇沁旗位于北纬41线农产品黄金品质生产带,土地保水施肥能力强,微量元素丰富,酸碱度适宜番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 这些自然条件和生产环境成为卡拉姆番茄具有果形周正、果面光滑、酸甜适中、贮藏性强等优良品质的重要因素。
“我们采用种植户合作社的企业发展模式,抱团发展,交流种植技术、市场行情。 农户负责绿色无公害栽培,保证栽培质量,合作社保障技术服务,形成一定规模,有实力,与客商洽谈,形成农户团结进入市场、连接企业的发展格局,每年可引导当地1万人到旗内就业。 ”王爷府镇党委书记耿利军说。 产销渠道逐渐畅通,资源得到利用,农户从陌生到共同生活,从共同生活到相互作用,通过新型农业合作农业生产机制,把小单件打造成大产业,让喀喇沁旗开创新,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民增收,走乡村振兴之路
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的西红柿丰收。 刘浩然摄
近年来,喀喇沁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不断做实验示范、引进新品种,打造市场认可的优质品牌,推进坚果番茄经纪人协会建设,推广育苗和新品种,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冷链物流配送探索推广大黄蜂授粉、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体系、深耕减肥药绿色保障技术、绿色防虫等新型科技实用技术,建设硬水果番茄甲级病虫害诊疗医院,全力提升产业科技应用水平。 截至目前,坚果番茄主产地喀喇沁旗王爷府镇集中建设喇嘛甸地方村等10公里以上硬果番茄种植园、硬果番茄交易市场5个、客户228个、保鲜库22000平方米,镇内育苗能力达300万株,累计试验新品种千个
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的西红柿丰收。 刘浩然摄
“今年西红柿长势太好,预计盖9个大棚(硬水果西红柿冷冻棚)收入可达15万元。 ”下瓦房村的金小虎展示了王爷府镇亩产一万多斤坚果番茄的主品种“思贝德”。 “除土地流转、种子、施肥、管理、人工等费用外,亩产至少1.5万元。 现在村里有很多人在积极学习西红柿栽培技术,期待明年大显身手。”王爷府镇下瓦房村党支部书记李永说。
2016年,喀喇沁旗获得“中国番茄之乡”称号; 2018年,国家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喀喇沁番茄”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截至目前,全旗硬水果番茄种植面积达10万亩,总量达18亿斤,产值近30亿元,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 今年,喀喇沁旗以番茄绿色高标准引领区域发展项目,实现病虫害综合防治、水肥一体化标准化灌溉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过硬水果番茄绿色管理服务中心项目,对实现供、耕、栽、绿管理全过程智能化管理的农产品产业链进行数据采集监测,实现“产销管理”各环节数据集成化可视化同时引进投资总额50亿元的赤峰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利用“宏福柿”品牌拓宽卡拉奇番茄销售渠道,增加卡拉奇番茄附加值,生产总值10亿元。
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的西红柿丰收。 刘浩然摄
“如今,‘硬水果番茄之乡’已成为喀喇沁美丽的产业名片,在推动产业协同效应、大众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继续以自然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基础为依托,通过提升种植业、优化品种结构、加强科技支撑、加强品牌培育、引领工程、加强产销对接,加强种植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中药材(蒙古药材)、肉牛、鸭肉、林下经济产业、农村旅游业和农学教育研究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确保人民增收致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赤峰市喀喇沁旗委书记房瑞说。 (王安琪、王耀)。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