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白术规范化栽培技术白术为菊科植物,又名冬白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补脾健胃、安胎止汗等功能。 白术喜凉爽,怕高温高湿,气温超过35 时,白术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 白术种子寿命仅为1 a,气温超过15 种子开始萌发,幼苗出土后可短期霜冻。 此外,白术栽培中,种植者应避免连作,以轮作为主,且轮作期维持5 a以上。 1白术品种习性白术,又名术、浙术等,隶属菊科,为多年生植物,可入药。 白术药用时,根茎为主要药用部位,其中含有苍术醇等药用成分,味微苦、甘,性温和,具有补中益气、健胃、健胃、健脾祛湿、止汗安胎等功效,可用于脾胃气虚、呕吐、腹泻一般白术高30~60 cm,根茎增厚,呈拳状或蛙腿状,根茎外皮灰色; 茎直立,分枝延伸到上部,基部木质化; 花序生长在头枝边缘,其花多为管状,花冠紫色; 果实椭圆形,稍扁,有黄白绒毛。 白术花期为9—10月,果期为10—11月。 2白术规范化种植技术近年来,脾胃虚弱、潮湿等已成为普遍困扰人们的问题,市场对白术的需求不断增长,但白术种植散乱,白术的质量和产量难以保障。 对此,为了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笔者探讨了白术的规范化种植技术,以期提高白术的产量和质量,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1选地整地在白术规范化栽培过程中,选地整地是非常重要的。 白术育苗时,选择肥力砂质土地即可,保证土地排水良好、干燥、通风。 种植白术苗前,应及早施农机肥,提高田间肥力,促进白术快速生长。 基肥喷洒结束后,将地面深翻20 cm左右,耙平后,将田地打造成宽1.0~1.2 m的苗床,供白术育苗。 如果种植者决定大田种植,就应该选择肥沃、凉爽、排水良好的土壤。 实践表明,与砂质土相比,粘土前者种植白术产量较高。 前茬收获结束后,适量喷洒农机具肥料,然后深翻20 cm左右,制成宽1.0~1.5 m的苗床。 2.2白术栽培2.2.1播种。 在白术栽培中,播种是第一步。 白术主要靠种子繁殖,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白术播种的最佳时期,冬春将苗床内种苗移栽田间。 播种时,种植者平整土地,使用起垄机进行起垄种植,保障田间排水畅通,避免雨天积水,影响白术生长。 然后,用25 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24小时后,将种子均匀喷洒在沟里,覆盖土壤浇水。 在白术栽培中,为保障白术的产量和质量,每667 m 2田播种5 kg种子即可。 白术播种结束后,苗床应多覆盖点麦草等,抗旱保墒,提高种子发芽率。 正常气温达到20 时,7 d时间即可出苗。 2.2.2移植。 移栽秧苗时,按行距30~40 cm、株间距10~12 cm进行穴栽或条播即可,栽植深度6 cm左右。 栽种苗株时,株苗应靠边放置,芽朝上,用磷酸钙或饼肥混合土壤覆盖后,将沟底土壤培在垄面上,轻轻镇压后倒入透水即可,从而有效保障苗株成活率。 2.2.3苗期管理。 苗株管理是壮苗的重要步骤。 当白术苗高约3 cm时,种植者可以剥除、间苗,为苗株提供生长空间,使苗株强壮。 待苗高10~15 cm时,除草、打浅松土,再次间苗。 注意不要在雨后或露水停止时间苗。 请不要折断苗株。 且此阶段是苗株生长期,需水量大,勤浇水施肥,提高土壤营养量,施尿素15 kg/667 m 2、复合肥30 kg/667 m 2,施肥后及时浇水,使土壤充分吸收肥力
霜降期间可以采集。 挖掘根茎时,避免伤根,将根茎晒干一两天,将根茎放入湿细砂中贮藏即可。 2.2.4大田管理。 中耕除草,白术要勤除草,浅中耕,保证田间无杂草,土地结合不牢。 白术封行后只除草不中耕。 需要注意的是,雨后或露水未干时,请不要除草。 因为容易感染铁叶病。 施肥应在足底施肥的基础上,在白术生育期至少追肥两次,一次在白术生长10 cm时施肥,一次在摘蕾7 d左右根茎开始长大时施肥。 收获前40天左右,利用1%磷酸钙根施肥,每10天施用1次、2、3次后,可有效保障白术的质量和产量。 清沟排水在白术生长期间,田间积水容易引起病害,影响白术生长。 对此,大田管理中,要注意清沟排水,做到雨停水干。 2.3病虫害防治正在白术栽培中,为了减少病虫害,栽培者在白术栽培前必须消毒土壤,消灭地下害虫和土壤内病原菌; 苗株移栽前,利用杀菌剂对白术进行防病处理,有效防治病虫害,提高白术产量和质量。 白术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如下。 2.3.1立枯病。 苗期发生时,白术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随时间扩大,甚至出现黑褐色干缩,可初步判断,白术患有立枯病。 此时如不重视,容易导致病株枯死,导致大量减产,甚至绝不收获。 对此,可以用坏霉菌、甲基托布津等农药进行防治。 2.3.2铁叶病。 铁叶病是白术的常见病,发病时叶上出现黄绿色小点,随后小点逐渐扩大,呈不规则形状,迅速蔓延至全叶,直至叶片枯死。 相比之下,白术种植时,种植者应开始防治,用50%除菌特可湿性粉剂浸泡种子3~5 min,晒干后种植,可有效降低铁叶病发病率。 发病时,可选择巴氏杆菌清、代森锰锌等治疗。 2.4白术采集一般在华北地区进行,白术多在1 a内采集,南方地区1、2年内采集,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最佳采集期。 白术茎叶枯萎时,种植者应及时采集。 过早根茎柔嫩,容易影响药材质量和产量; 采集太晚根茎容易再次萌发,白术表皮收缩,表象差,影响销售。 白术采集时,应选择晴好天气,先用割秧机切断茎叶,再用采集仪器生根。 采集时,应保障根部完整、无损伤。 规范栽培和采集,可以有效保障白术的产量和质量。 白术采集结束后,及时晾晒、干燥,避免堆放,导致白术发热、腐烂。 晾晒期间,白术晒干至八成左右,去除须根、粗皮和泥沙,再次晾晒。 2.5种子保留种可在根茎采集完毕后采集种子,时间一般为11月中下旬。 种子必须在晴天收获。 采集过程如下。 挖掘残留种子的植物,砍掉根茎; 将带种子的枝叶扎好,悬挂在檐下阴凉处20~30 d,种子真正成熟,晒干一两天,用相应的机器打出种子,贮藏,为下一次栽培做准备。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