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石楼县曹家峪村:单季国槐种出绿色荒山,农民致富

   2023-04-02 互联网艺莲园387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7月27日,骄阳似火,石楼县裴沟乡曹家峪村一片翠绿,山风吹过,沁人心脾。 据悉,这是该村85户村民(其中67户贫困户) 3年前发展起来的新产业——1033亩单季槐种植基地。以前的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以前这里全是荒山杂草丛生,现在成了一季的刺槐种植基地,我们越来越有希望脱贫致富了! ”在裴沟乡曹家峪村,村民李金林指着漫山遍野的米槐树对记者说。2016年,裴沟乡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多次赴运城考察单季槐种植。 通过考察,村民得知单季槐对土壤要求不严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7月27日,骄阳似火,石楼县裴沟乡曹家峪村一片翠绿,山风吹过,沁人心脾。 据悉,这是该村85户村民(其中67户贫困户) 3年前发展起来的新产业——1033亩单季槐种植基地。

以前的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

“以前这里全是荒山杂草丛生,现在成了一季的刺槐种植基地,我们越来越有希望脱贫致富了! ”在裴沟乡曹家峪村,村民李金林指着漫山遍野的米槐树对记者说。

2016年,裴沟乡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多次赴运城考察单季槐种植。 通过考察,村民得知单季槐对土壤要求不严,栽培技术简单,成本低,且产量高,收益好,市场前景广阔,对单季槐的栽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踊跃投资种植单季槐。

锄头、耕土、挖坑、种树、浇水、管理……三年来,在后沟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曹家峪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曹家峪八十五户村民在汗水和辛劳下,给昔日沉睡的荒山披上了一层绿色的外衣,他们

7月槐米香曹家峪85户村民采摘忙

又到了槐树芬芳的季节,又到了槐树采摘期。 7月27日,在曹家峪村单季槐种植基地,85户村民正在用剪刀剪树枝上的槐米,将剪下的槐米树枝装进袋子里,调查成熟情况。 ……一棵棵槐米树上,挂着一串串槐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贫困儿童增收账单

贫困户张候儿是曹家峪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以种玉米为主,一年到头算满也不过几千元。 看到别人种了一期刺槐赚钱,他也不甘落后,主动开垦荒地种了一期刺槐。

张候儿一边采摘沉甸甸的收获,一边和记者聊天。 种植单季槐只需要第一年的时间,必须浇水、锄草、施肥(农家肥)。 一年过去,只要单季槐成活,定期耕草即可,不影响其他农活。

忙于工作后,张候儿给记者算了一下自己的增收账单,今年的收入相当多。 7亩单季槐,每亩60—70斤(两年后进入丰产期,每亩达100斤左右)。 按目前售价4.5元计算,光一斤收入就达几千元,同时每年每亩地)可领取退耕还林补贴300斤

变荒山为药山,留住青山打造金山银山

目前,曹家峪单季槐栽培是村民自发、零散、小规模的栽培方式。 村委会干部刘勇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在带领大家发展规模化种植的同时,积极与中药材收购商联系,寻找更好的销路。

近年来,曹家峪村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以“产业富民”为指导,合理利用本村荒山荒岭,引导村民大力发展单季槐种植。 既能给村民带来经济利益,又能拓宽致富新路,让过去的荒地变宝为物,发挥最大力量,让荒地变绿,让荒山生金。

文本:赵婷婷

图:王永平苏彦云赵婷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石楼县 荒山 农家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