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从五万元到三百多万元,我们用不了三年时间就让村里的集体经济‘打翻身仗’。 ”王海霞自豪地说,这场“颠覆战”全凭种苦参。 王霞是沁源县王和镇贾郭村党支部书记。 9月4日,秋阳正好。 她带着60多位村民在田地里忙碌着。 大家整理树枝,拔掉杂草,采集种子,非常卖力地做。 “看! 和相思树的树很像。 我们也叫相思树。 我们村一共种了三千亩。 村民们在家门口工作,一天收入100元,工作不算什么,赚得不少。 ”。 王海霞指着车座上的苦参说。 在王和镇上,像贾郭村这样种苦参打“颠覆战”的,还有十个村子。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抓手。 国王和小镇要抓什么? 李辉镇党委书记如是说。 “我们这个地区昼夜温差大,有沟地、坡地、山地多,沙质地和红土地多。 邀请省农科院专家测定土的配方,进行对症治疗,发现最适合苦参栽培。 ”自党的建设推动提高基层管理能力开展专项行动以来,王和镇把发展苦参种植作为破题之举。 该镇以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载体,以沁源县华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探索“公司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领11个村种植苦参2.3万亩,成为目前我省最大的苦参种植基地,向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推广中药材(苦参) 围绕苦参种植,贾郭村、王和村等11个村与华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发挥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组织功能、带动优势,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农业生产托管等多种形式,使农户闲置土地资源,成为王和苦参的“产业品牌”“区域” 11个村党支部在产业链上组成20个产业党群,在“党建链”上组成“产业链”。 目前,已有30多名党员干部在链条上争夺增收带头人。 “一开始,听说要种苦参,祖祖辈辈种惯了玉米的村民有些犹豫,我们党员带头拿出自己的土地种子,动员亲友参加。 村干部挨家挨户谈政策,谈收益。 村民们信任我们,把土地流转和交给村集体种苦参。 ”贾村党支部第一党组组长王采日说。 与此同时,王和镇将产业扶贫资金量化为村集体和农户持有的股金,入股华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通过分红、药材收购、劳务费等形式,推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苦参要想种好,就少不了好好的掌握公式。 该镇深化校际合作,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王小芬团队,推广堆肥、农用酶等技术,带领各村党员,种植大户先行一步,在当地培养了大批“土专家”“农秀才”。 药材很好。 药很好。 11个村集体和华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行统一种苗选育、技术管理统一、生产资料统一、市场销售统一、商标品牌统一“五统一”标准,将规范化生产贯穿于定植、管理、采摘、销售等环节,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这里生长的苦参碱、d-氧化苦参碱等含量特别高。 按干品计算,市场上苦参的d-苦参碱、d-氧化苦参碱含量普遍在2.7%左右,经专门机构检测,王和苦参最低含量为3.19%,最高含量达3.44%。 ”华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晨介绍说。 质量好,销路好。 目前,王和苦参主要销往安徽亳州、广西玉林、河北安国、陕西西安等全国重要中药材集散地。 “去年的总统币一吨7000元左右,现在涨到了16000元。 公司以每吨3500元收购11个村集体生鲜品,市场行情好。 ”。 高晨算了一笔账,“按一周期三年亩产2000斤、每吨3500元计算,三年保本收入7000多万元。
一个村集体种1000亩苦参,每年为村增收100多万元。 这是村集体增收、老百姓致富的好产业。 “生态好,生活好。 除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外,苦参栽培的生态效益也越来越突出。 李辉说:“我们种苦参,杜绝施用化肥、农药,有利于涵养水土,保护生态环境。 现在这里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土地更肥了,村子更富了,村民们的生活更甜、更有滋味了。 ”
( (记者王宏常珍珍) ) )。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