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中医也没想到‘有科技’。 ”留学中国、研究中医药、参观高科技实验室,刷新了非洲姑娘安妮对中医的固有认识。
安妮还记得六年前从喀麦隆出发的时候。 面对中国等4个国家的留学选择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来到江西中医药大学学习。
“来中国学医的经历改变了海外留学生对中医药的传统印象。 ”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徐兰宾介绍,目前,仅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相关专业就有国际学生700多人阅读。
江西是我国中医药文化发源地之一,素有“药不到樟木不见效,药不散”之誉,也是以省为单位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 近年来,江西着力构建中医药强省,推动形成中药产业标准化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中药制造等完整产业体系,中药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安妮告诉记者,喀麦隆也在使用草本药物治疗疾病,“当时,我对中医的印象还停留在针灸、拔罐等传统疗法上”。 到了中国,安妮发现传统中医药也能与现代科技结合得如此紧密。
2019年3月,江西省政府与中科院签署合作协议,决定赣江新区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建赣江中药创新中心,主要承担本草物质科研设施的预研、建设、运行和管理,开展相关领域科研工作。
其间,安妮来到了位于江西赣江新区的赣江中药创新中心。 她仔细询问了中药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解析方式,首次目睹了从药用植物中提取中药成分的实验过程。
赣江中药创新中心主任助理于伟向安妮介绍,中心主要根据中药的物质组成、结构分析及靶点等信息,进行物质层面的分析工作。 “由于中药的复杂性和模糊性,中药治疗疾病缺乏数据支撑和现代科学语言解释。 建设这样的本草物质科研设施,就是要揭示中药材组成结构和协同作用机制,为创新药物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为突破中药产业核心技术提供创新研究平台。 ”于伟说。
“那里的创新手段多种多样,平均三天就能完成中药数百个化合物的精制制备,实现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这给安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伟介绍,中药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建设,给世界各国的天然药物研究工作带来巨大利益,同时也有利于中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旗帜。 事实上,随着中医药海外“圈粉”,中国在传统医学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国际合作,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选择在中国学习中医。 目前,江西省已与数十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39个国家培养了2000多名医学人才。
这些留学生成了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生力军”。 葡萄牙人伊莎贝尔2017年在江西进修中医药专业,返回葡萄牙后获得传统中医执业资格,专门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在中国学习期间,除了针刺、推拿之外,我印象最深的是热敏灸技术,回国后,这也是最受患者欢迎的技术。 ”
作为中医药强省,近年来,江西以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契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共建,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以普及热敏灸、针灸等灸类疗法为抓手,江西将在突尼斯、加拿大、葡萄牙等地设立热敏灸国际分院和中医中心,推动中医药国际认同。
“很多外国朋友反映,热敏灸等新技术打破了他们对传统针灸学的认识,揭示了相关机制。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陈日新介绍,团队在临床发现热敏现象30多年来,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研技术,经过多中心大样本课题研究,建立了基于灸位和灸量新标准的热敏灸理论和技术新体系,国家科技进步二
今年本科毕业的安妮打算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关于未来,他憧憬着“希望回到非洲后成为医生,让更多的非洲人从中医中受益”。
作者:记者程迪实习生徐昌昊南昌报道
资料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