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盛夏七月,太阳如火,草木繁盛。 在炽热的太阳炙烤大地的同时,为喇合河镇海外村500多亩中药材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海外村白芨种植基地7月5日进入海外村中药材种植基地,阳光下,白芨、羌活等中药材沿山坡分布,声势浩大,民工们忙着除草。 在大棚内,育苗组培室移栽的白芨苗适应土壤环境,进入快速生长期。 民工们忙着除草在基地组培中心内,标准的培养基消毒间、接苗间、照明间等规范化设施齐全,工作人员着装规范,大家分工有序,消毒、接苗……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 照亮室内,技术人员穿梭其间,忙着调查培养皿中的中药苗生长情况。 工作人员正在洗培养皿。 “我们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施中药材‘订单农业’,与云南宣威福康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亳州的制药厂合作,根据市场需求自主育苗、栽培。 栽培的中药材由合作方收购,不愁销路。 ”基地技术人员马旭表示,基地不仅有连片集中的种植基地、种植大棚,还有自主组培室,形成了从中药材育苗、种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据工作人员了解秧苗生长情况,海外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建成于2018年,其中:组培照明室2000平方米,温凉大棚50亩,露天中药材种植基地500多亩,培育种植的中药材有芨芨草、羌活、黄精“种地大户”运作模式通过大佬参与、土地流转、利润分配、邻里打工等方式,带动了周边大佬稳定的就业增收。 “去年我们卖了两亩白芷,利润10万。 白芨成熟周期长,一般需要种植3年才能收获,但市场价格稳定,收益有保障,一亩土地的年收益在15000元左右。 ”马旭说。 以“药”致富,以“药”兴村。 海外农村中药基地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中药产业,不仅为当地产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为产业振兴注入了新动力,而且带动了周边人民的外出打工、就业,增加了可观的收入。 民工们忙于除草。 “我在基地打工。 我负责除草、移植和采集。 工作量很少,也可以兼顾家里。 一天有80元的收入。 一个月的工资在2000元左右。 你不用再外出打工了。 ”农民工马贤彩说。 和马贤彩一样,马永群也在基地工作了多年。 与众不同,马永群家有4亩土地流转到中药材基地,每年有2400元的土地流转费。 作为脱贫户,马永群在基地认真工作,每天工资90元,一家人的生活支出稳定下来。 据了解,目前基地有稳定工作多年的32名人员,主要以扶贫户为主。 民工们忙于除草。 “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积极发展具有白芨、羌活等显著优势的中药材,同时引进新品种,坚持订单种植、规范生产、节约化经营,打造喇河镇中药材品牌,走品牌化道路,更多”对于未来,基地的负责人从远处就有信心。 来源:威宁融传媒编审:少数真理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