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来源:原始稿件
入春后,天气转暖,处处可见春意盎然的景象。
4月12日,广元市天朝区李家镇青林村中药产业园内,一个育苗大棚覆盖着黑色遮阳网,一年生川贝母幼苗生长出一根绿豆大小的地下鳞茎。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已经成为这个村子里大佬致富的新希望。
“今年小区种植的50亩川贝母丰收,预计生产5000多斤干川贝母,产值可达800万元左右。 ”青村党支部书记罗荣昌介绍,川贝母具有耐寒、防潮、怕潮、爱遮荫的特性。 清林村海拔1500米左右,干旱温凉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川贝母。
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18年的年轻林村通过招商引资,向广元市儒草园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400多万元,建立中药材产业园。 经过几年的培育,该园已发展到370亩,主要种植川北、西洋参等中药材。 随着产业园的壮大,当地的大众不仅获得了土地红利收益,还获得了很多就业机会。 该园还在丰产前期每年拿出2万元作为该村的集体经济利润。 “园区常年需要30多名工人,园区丰收后,该园将按照收益分红给集体经济。 ”罗荣昌说。
在大棚除草的张大姐说,这块地原来种玉米等农作物,一亩地一年只能收获三百多元,一家人种田只能“吃饱”。 将土地搬迁到中药产业园后,她家不仅能年租300元/亩,还能在基地“每天100元工钱,一天干一天结一天”工作。
“这里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能发展的产业很少。 种植中药材,可以在不破坏我们山水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 产业园不仅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传授中药材种植技术,让大侠今后有更多的产业收入。 ”罗荣昌说,他更看重的是中药材种植产业给全村群众带来的财富希望,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林村群众家家户户都会种植药材,中药材种植产业会让全村群众致富。
“目前产业园主要种植的药材是川贝母,下一步还将扩大西洋参种植规模。 ”广元市儒草园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余朝辉介绍,目前以川贝母为成分的中药有蛇胆川贝母口服液、川贝母枇杷膏、川贝母雪梨膏等200多种。 根据公司市场调查,川贝母年需求量数千吨,正品川贝母供应严重短缺,市场价格在每公斤3000元以上,一些制药公司试图替代其他贝母,但药效不及川贝母。 发展人工川贝母栽培,可保护野生川贝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不仅如此,通过人工规模化种植降低川贝母市场价格,使制药企业可以使用川贝母,可以惠及更多人群,促进传统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通过规模化栽培川贝母,可以为曾家山领地的大众开辟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 (郑怀林) () ) )。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