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来源:东北网
7月30日东北网报道,近三年来,大兴安岭地区中药种植面积年均增长25%,预计到2021年底将达到15万亩。
名副其实的“天然药库”
作为国家生态功能保障区的大兴安岭,培育了丰富多样的中药材资源。 五味子、黄芪、苍术、白苔、防风、升麻、沙参、鹿蹄草、杜香、杜鹃等85科192属340余种。 资源分布具有种群面积大、药用价值高、道地独特、资源丰富等特点。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显示,规模以上储量品种84个,总储量达17.3万吨。 除野生中药材资源外,大兴安岭林下还生长着小豆越橙、笃斯越橙、偃松籽等药食同源的浆果,市场价值巨大,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天然药库”。
质量特性优势展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
目前大兴安岭耕地300万亩,土地开发期短,开发使用期只有30年左右,土壤结构优良,具有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优势,区内水源、空气、土壤基本处于原生状态,自然资源无污染。 生产的中药材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无污染、质量高、药效好。 冬季漫长严寒,病虫害难越冬,天敌昆虫等生物链比较完善,土壤养分充足,不施或少施化肥农药。 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淀粉、糖类积累好,这些是中药材发挥药效的主要成分。 国家中医研究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共检测大兴安岭10种常用药材,五味子和黄芪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国家药典50%以上,赤芍苷含量是药典标准的3倍,其他品种有效成分含量也高于药典标准,未检出重金属和农残。
长期发展基础优势突出
大兴安岭生长的野生药材均为地道药材,药材市场统称北药,以五味子、黄芪最为有名,深受市场欢迎。
为了打造“兴安名药”品牌,2012年,加格达林业局在古里农田建设了68种中药试种园。 呼马县全县种植水飞蓟、金莲花、防风、赤芍、白鲜、白芍等中药材面积达3.1万亩。 其中,北藨中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01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级珍稀中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承担着金莲、赤芍、白鲜、返魂草、水飞蓟5个品种的种子种苗繁育任务。
良好的环境吸引企业落户发展。 大兴安岭利沃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落户以来,出口额达120万美元,利税200万元。 盛野药业有限公司通过近几年的反复试验,成功种植白芍1600亩,示范带动周边农户推广种植白芍900亩,并建立初加工厂一处。 北藠中药材种业公司与河北天原药业签订金莲花种植收购合作协议,总种植面积达2000亩,示范带动全县金莲花种植户8户,面积达1000亩以上,目前正在建设金莲花、赤芍初加工厂。 宝泽北药开发有限公司示范种植关防风500亩,带领林场职工种植关防风120亩。
2018年,大兴安岭地区农林科学院发布5个品种中药材生产技术标准,广大农户认识到栽培中药材的高收益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自主调整种植结构,开展道地中药品种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目前,大兴安岭地区中药材产业协会发展会员374人,集中发布13种中药材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可培养大量栽培专家、栽培专家,提供较为充分的基本技术服务保障。
本文来自【东北网】,只有代表作的观点。 全国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