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今年2月,全国天气晴朗,气温高于往年,一些中药材提前发芽、出苗、开花等。 近期气象部门预计3月将出现寒流天气,容易引起中药材冻害,影响中药材生产。 为应对寒流天气,特制定以下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目前正值中药材萌发、出苗、开花的关键时期,寒流低温影响易导致冻害,严重时可导致死苗、烂籽、落花落果,导致中药材减产减产。
受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影响,白粉病、灰霉病等中药病害加剧爆发蔓延,严重影响中药产量和质量。
寒流降雪和霜冻会对种植三七、重楼、石斛等药材的荫棚、大棚造成破坏,影响正常中药材生产。
高度重视和警惕冻害的发生,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早落实抗灾措施。 受寒流影响期间,加强应急维护,认真检查各类御寒防冻设施和措施,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1 .加水保温。 北方干旱地区在寒流到来前进行中药材浇水,调节地温,改善农田土壤湿度,增强中药材抗冻能力,防止冻害。
2 .清理沟槽。 南方中药产区,为防止低温冒雨低光照腐苗,积水田块应及时清沟,消除土壤潮湿,排涝减少污染,促进中药根系生长,增强抗寒冷冻能力。
3 .熏烟增温。 寒流晚霜到来的当天晚上,在中药材田及其周边点燃柴草,在田间形成烟雾,可以有效避免寒流低温和晚霜的危害。
4 .防冻施肥。 加强中药材田间管理,及时喷施磷钾肥、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提高中药材抗逆性,减轻冻害。
5 .防冻设施。 寒流到来前,用中药田覆盖遮阳棚和秸秆,减少晚霜与中药的直接接触,可以减轻冻害。 部分设施种植中药材,应当及时修复损坏的棚架、覆膜,加固、捆绑棚架设施,防止设施倒塌、损坏造成中药材冻结。
1 .适度修剪。 待气温回升稳定后,及时适度清除中药材受害组织,减少继发病虫害发生,促进中药材新芽和新枝萌发。
2 .施肥培土。 寒流后及时进行中药材田追肥培土,保护根系,促进中药隐芽萌发和植株恢复生长。
3 .喷施叶面肥。 在冰冻中药中,可选择晴天9时后至下午3时喷施0.2%尿素0.3%磷酸二氢钾,或高效复方叶面肥,每5天喷施1次,连续3次,以补充营养,促进中药恢复生长。
4 .病虫害防治。 冰冻中药材易发生病虫害,应及时清除枯枝枯叶、冻伤枝叶,防治病虫害,保持中药材健康。 同时加强立枯病、白粉病、猝倒病、锈病等病害监测,及时应急防治和控制,减轻病虫害。
5 .补种变种。 一些受灾严重的中药基地在寒流过后立即耕田,进行补种或改种。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中药专家领导小组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