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养生。 不少人喜欢吃虫草、灵芝、胶、人参等名贵滋补药材。 制成药膳,时不时食用,达到延年益寿、美容养颜、增强体质的目的。 事实上,这些中药虽然是“上品”中药,但不加辨证随便使用未必有益。
中药对2000多年前我国首部药物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收载的365种药物,按功效和毒性分为天、人、地三界对应上、中、下三品。 上品为君,“主养命应天”,如人参、阿胶、石斛等,共120种,滋补强身,延年益寿,无毒或毒性弱,可多服而不伤人; 细数红花、当归、百合等中品“主养性因人而异”120种,有治病补虚之分,有无毒性待斟酌使用; 粗鄙“主治病应”,功专祛寒热、破积,治病攻邪。 有很多毒性,不能长期服用。 如附子、大黄等,共125种。 《神农本草经》三品分类法开创了中药分类法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品分类法在今天显得粗糙,但它体现了当时医家对药物毒性的重视和对治未病的追求,对后世的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中药中、中药,医生历来没有太多争议,认为不宜久服; 而中药在秦汉时期,即《神农本草经》本书出版之时,盛行正神仙、求长寿、服丹药、滋补药,故“吃药无副作用”,“身轻益气、长生不老”、“长老延年”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养病治病须辨证服中医,人体质以阴阳平衡、寒热偏性不明显者为平性。 药有温凉寒热、酸苦甘辛咸等四气五味,中医防病治病,是以药性偏误纠正人体体质偏误。 中品、劣等药物具有一定毒性,可攻病、损害人体正气,病好后应停药。 “上品”药有不少药食同源的食物,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服,补精益气”。 这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利,散、收、松、急、硬、软,四时五藏。 病与五味同宜。 ”选择食物也要根据四时和五脏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是上品就不观察体质、不辨病就能长时间大量服用。 以《神农本草经》最受推崇的上品——人参为例,记载“主补五脏……久服,身轻延年”。 中医临床认为,对于年老体弱、证气虚者,人参保健养生和疗效确切。 但是,如果是身体健壮的年轻人,体质温和,甚至体质热的人,吃人参反而会出现“上火”。 开朗的孩子服用人参的话,也有可能发生早熟等易怒的副作用。 所以,无论养生治病,“精品”药材也应辨证使用。 作者/曾荣香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