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2019种中药黄芩栽培技术1功能和性状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适应性强,宜生长在海拔1,000~1,700m的向阳草坡地、休耕荒地。 中国东北、西北等地区均可种植。 黄芩根入药,味苦、性寒,黄芩根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咯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疥疮等症。 2生物特性黄芩温暖耐寒,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壤土和砂质壤土中栽培,多产于山顶、山坡、林缘、路边等日照干燥地块。 黄芩为直根系,主根长,主根长、粗逐年增加,开采困难,主根中黄芩苷含量高。 播种前种子需浸泡处理,贮藏1年后种子发芽率较低。 出苗3个月后花蕾开始出现,花蕾出现后10 d左右开花,40 d左右果实成熟。 成年植株在-35 低温环境下,地下部分可安全越冬; 35 的高温不会枯死,但不能耐受连续40 以上的高温。 耐旱、排水差的地块易患根腐病,甚至烂根死亡。 3规范化栽培技术3.1选地整地黄芩适宜生长在气候温暖偏寒的地区,宜选择排水良好、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地块。 排水差、容易积水的地块不得种植。 切忌连作。 3.2种子处理可采用热水浸种技术处理,以提高黄芩种子的发芽率。 即在40~50 温水中浸渍10~20 min,边搅拌边放入种子。 然后将种子放入纱布中,清水洗涤数次,置于温度15~20 的室内,可在5~6 d种子裂缝或发白时播种。 3.3黄芩播种采用当年生种子,种子萌发15至30良好,35 以上种子萌发较差。 一般采用春播或秋播,生产上分为直播和育苗两种,优先选择直播,省力,且株根长,叉根少,产量高。 3-4月采用条播法播种,进行浅沟直播,行距25 cm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按种数30 kg/hm 2、覆土2 cm轻轻镇压,瞄准麦秸。 底肥以农家肥为主,施用量30~45 t/hm 2,同时磷肥450 kg/hm 2。 也可将种子直接撒在三荒地、退耕还林区等地块上,两年后可开采。 3.4黄芩幼苗移栽生长1年后,一般在春季3月中旬移栽,苗发芽前要求土壤解冻。 种植一般采用植沟,沟深25 cm,行距25 cm,株间定植8~10 cm,芽头朝上,后覆盖土约3 cm后适当镇压,持苗量37.5万~45.0万株/hm 2。 不能随采随栽的,可采用临时种植的方法存放黄芩幼苗。 其方法是挖出秧苗,随手扎成小捆,用湿土覆盖或置于阴凉处,等待种植。 3.5田间管理3.5.1剔除。 苗出齐后,分两次去掉过密贫乏的苗,定苗间距12~15 cm。 3.5.2中耕除草。 随时监测田间生长情况,及时进行松土除草,松土时在苗周围培土,每年中耕除草2~3次。 清除田间杂草可以避免杂草与黄芩竞争光热和肥水资源,有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 3.5.3追肥。 6-7月是幼苗生长发育旺盛期,应根据苗情适当追肥,一般施用磷酸钙300 kg/hm 2、腐人粪尿1,500~3,000 kg/hm2后,追肥后及时浇水。 3.5.4摘花蕾。 第二年苗4月开始返青,6 — 7月拔茎开花,8 — 10月为果熟期。 计划收获种子时,应在开花前多施钾肥,待花开旺、果实饱满、果实呈浅棕色后收获。 黄芩种子具有成熟期不一致、易脱落的特点,应仔细观察,种子成熟后及时采收; 采收时连果枝也切下,除杂后即可。 4病虫害防治黄芩病虫害一般秋季高发,主要危害叶片。 黄芩叶枯病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 黄芩茎基腐病常见,生长期发病较重。
茎基腐病累及成年植株的茎基部和主根,初期病部呈暗褐色,以后病部进一步扩展,皮质腐烂,叶片变黄,最后植株枯死; 后期病部形成黑褐色菌核。 茎基腐病防治方法:秋后打扫干净田园,清除枯枝落叶; 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剂防治,每7~10 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 虫害主要有小金井,幼虫在叶背筑薄纱巢,虫体在纱巢内吃叶肉,只留表皮。 黄岑蛾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发生期采用灭菊酯喷雾剂防治。 5黄芩采集生长2年后可采集,3年生黄芩最好,秋季9月下旬采集。 比较表明,3年鲜根和旱根产量均比2年生增加1倍左右,商品根产量高2~3倍,且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含量较高,以生长3年为最佳收获期。 为了不伤害根,经常机械开采。 先用镰刀割茎,挖出后,清除剩余茎根须和土,晾至干处,再扎压条。 6储存的药材应存放在货架上,与墙壁保持足够距离,避免通风、干燥、光照,必要时设置空调和除湿设备,防止鼠、虫、畜破坏,同时也要注意防蛀、防霉、防倍油。 夏天、秋天要仔细调查,经常晾晒,晒干后冷却收藏。 仓库温度控制在30 以下,安全水分13%~15%,相对湿度75%以下。
2019年哪些中药可以种植呢?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