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我们在《中药学》收录了常用中药538味,涉及药物的颜色或颜色约有100味,虽然很方便我们的识别和临床应用,但有时容易混淆,一般有以下不同的情况:
一.用直观的外部颜色命名
1、金银花:一柄长两朵小花,一朵银色,一朵金黄;
灯盏花素
2、黄(蒲黄、姜黄、黄连、黄柏;
3、白:白芍、白茅根、白芷、白癣皮;
4、紫色:紫苏、紫草;
5、黑色:黑胡椒、黑丑、黑附片。
二、名称与颜色有关,但药的颜色与药名的颜色不同
1、天竺黄——药物白色;
2、板蓝根——药物灰黄色;
3、乌贼骨——药物白色。
天竺黄
板蓝根
乌贼骨
三、命名与颜色有关,但与它的功效有关,而不是体现在药物自身的颜色上
1、何首乌——具有乌黑之意,主要不在于其药材乌黑,而在于其功效乌须发;
2、黑豆——为黑色,但黑色相对于五行为水。 入肾经,用黑豆煮汁制头乌可补肝肾。
四.药物颜色与其功效密切相关
1、红糖——红色可补血;
2、红花——红色入血可活血;
3、大黄——黄,五行中对土,可泻中焦实火;
4、黑附片——入黑主水肾经补命门火;
5、白芨——煎剂白色,五行对金入肺补肺,止咳化痰,止血生肌等。
五、颜色不同,但名字相似,效果有差异
1、红花藏红花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筒状花冠,气味特异,味微苦,性温,归心、肝经,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藏红花为鸢尾科植物藏红花的干燥柱头,又名藏红花,味甘性平,可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止痛。
红花
藏红花(藏红花
2、白附子和黑附子(都有毒) )
白附子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天南星科植物独角仙的块茎,味辛、甘、性温、有毒,属胃、肝经,可干燥湿化痰,祛风解痉,解毒散结止痛;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辛、甘、大热; 有毒,归心,肾,脾经。 可以回阳助逆,补火助阳,任凭风寒湿邪摆布。
3、黑胡椒和白胡椒
都是胡椒科植物胡椒树的果实,果实开始变红时,条果穗干燥变成黑胡椒,又称黑川; 果实完全变红后采集,晾在外皮上制成白胡椒,也叫白川。 其性味均辛热,有温中行气之功,临床多用于治疗胃寒腹痛诸证,亦多用于佐料,黑胡椒辣味重,白胡椒香气浓郁。
4、芍药和白芍
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赤芍干燥根,味苦性微寒,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白芍是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味苦、酸性凉,能养血软肝,缓痛止痛,聚阴敛汗。
综上所述,中药的颜色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有很多中药的名称都与药的颜色有关,中药的颜色名称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