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农业农村部7月10日发布第194号公告,宣布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并调整相关管理政策。
滥用饲料添加剂危害人类健康。 大部分药物添加剂均有残留,有害残留物丰富存在于动物体内。 人食用该动物产品会造成机体残疾、致敏、畸形、致癌、遗传突变等人体生理功能的破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过量使用药物添加剂会给动物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带来耐药性,给人类抗生素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危害环境。 为了使动物快速生长,提高经济效益,人们在养殖业中大量使用铜、锌、砷制剂,这些元素从畜禽粪便中排出,直接污染了周围环境的土壤、水源和空气。 出口贸易受阻。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饲料卫生安全和药物残留危害,目前已禁用的兽药、激素、农药、杀虫剂等多达百种。 但很多东西在我国还在使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物直接影响着出口创汇,制约着我国畜产品的扩大和发展。
国家插手了! 为了保护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近日农业农村发布公告。
一、自2020年1月1日起,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退出,兽药生产企业停产、进口兽药代理商停止进口,同时相应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和进口兽药注册证书予以注销。 此前生产、进口的相应兽药产品可流通至2020年6月30日。 二、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 此前生产的商品饲料可流通使用至2020年12月31日。 三、2020年1月1日前,我部组织完成有促生长和防治用途品种质量标准修订工作,删除促生长用途,只保留防治用途。 四、改变抗球虫和中药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管理方式,不再发放“兽药添字”批准文号,改为“兽药字”批准文号,可供商品饲料和养殖过程中使用。 2020年1月1日前,本部门组织完成抗球虫和中药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质量标准和标签说明书的修订工作。 五、2020年7月1日前,相应兽药产品“兽药添字”改“兽药字”批准文号工作完成。 六、自2020年7月1日起,原农业部公告第168号和第220号废止。
有机肥作为生产戴“安全帽”的畜禽粪便等廉价有机肥,在我国种植业中应用十分普遍,但由于其价格低廉,抗生素指标被忽视,含量超标问题严重。 在大规模养殖业中,抗生素、重金属等多作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用于畜禽疾病治疗、促生长等。 但是,抗生素并没有在家畜体内完全吸收代谢,而是随粪便排出。 目前畜禽粪便高效处理率仅为30.1%,大部分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用于田间施肥,造成土壤抗生素污染。 抗生素超标,农田土壤污染严重,危机食品安全。 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粪便中抗生素含量特别高,仅靠一般的腐败处理很难降解。 未降解的抗生素随肥料进入田间,不仅能杀灭有益微生物,还能产生耐药菌,必然会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市场,有机肥生产中面临的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戴上“头盔”。 近年来,疯牛病、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聚氰胺”、“受体激动剂”、兽药残留等,屡屡冲击食品安全信任底线。 只有安全地使用饲料添加剂,我们的食品才会更安全。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中国乡村之声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