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上世纪60年代,我国翻开了鲜食甜玉米研究的扉页。经过60余年的奋起直追,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鲜食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这离不开一批批学者把薪助火般的贡献。胡建广就是其中之一。
1
成果丰硕的甜玉米育种匠种植甜玉米的农户朋友们,对“粤甜28”都不会陌生,对“粤甜16”更是熟悉不已。风味独特的“粤甜28”轻松掳获了食客们的味蕾,高产、抗倒等优质特性使它连续多年成为广东省主导品种。“粤甜16”也是成绩出色的“优等生”,现在是国家东南、西南区甜玉米产区试验的对照品种,覆盖广东、云南、湖北、湖南和福建等南方15个省份。
来到这些品种“诞生”的地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这个坐落在闹市区的天然“氧吧”,树影层叠、清新怡然,孕育的优新品种不计其数,人才辈出。记者在作物研究所见到了胡建广,这位在我国甜玉米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育种匠,欣然地讲起了甜玉米的发展史。
▲中国作物学会鲜食玉米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胡建广。我国甜玉米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起步阶段,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第二个是自主研发创新阶段,从90年代以后至现在将近30年。“刚开始的时候,我国没有自己的东西,从‘模仿’到‘跟跑’,再到‘部分领跑’。如今,我国已在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胡建广自豪地说。
发展具有普遍的规律,他的团队也有相似的经历,可以说,胡建广的团队成长史就是我国甜玉米发展历史的缩影,从跟随修饰到创新育种,现在已经成果丰硕。
依托省农科院资源优势禀赋,胡建广团队分别在广东、海南、甘肃等地都建有研究基地,这些基地既加快了育种进程,也拓展了其培育品种的适应区域。目前,审定的甜玉米、糯玉米、甜加糯玉米品种超50个,其中,国审品种占20多个,数量可观。值得一提的是,90%的品种都已经实现了转化落地。
▲甜玉米品种“粤甜28”。优势品种层出不穷,种质资源的收集、利用是关键。如果把种质资源比作是育种家的“宝藏”,那胡建广团队便拥有这样一个“宝库”。“粗略估算,我们收集和创新的甜玉米、糯玉米、甜加糯玉米资源至少5000份,这些都是具有商业化育种价值的资源。”胡建广表示,现有资源数量可观、来源广泛、类型多样、颜色多彩、遗传多样性丰富。
目前,他们已从中选择了300多份核心资源进行基因组、转录组重测序,通过性状精准鉴定和关联分析,筛选了一批影响甜玉米关键性状的基因,并开发了分子标记,为分子育种打下坚实基础。“种质资源的充分研究是育种的关键一步,完成这项工作之后,我们的甜玉米育种研究将在国际轨道实现加速奔跑,达到领先水平。”胡建广说。
2
“科研止步于论文发表就太浪费了”
毕业于中山大学的博士后,胡建广是如何机缘巧合来到这座天然“氧吧”的呢?这要从他开始工作说起。离开中山大学博士后岗位之前,胡建广先后在河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学习和工作,那是一个纯技术岗位,科研成果走向生产实践不太容易。久而久之,想要走到生产一线的小火苗在他心中越烧越旺。“我要把书本里学的东西用起来,应用到什么作物都可以。”胡建广说道,他博士学的是遗传学,博士后学的是生物育种技术,对转基因、分子育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都很熟悉,当时就是希望自己所学的技术能够结合到生产应用里面去,发挥实际价值。“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但当时没有这么文艺生动的说法。我就是纯粹觉得,我一直在读书,一直在做科研论文,如果这些科研成果伴随着论文发表就结束了,太浪费了。”抓住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离开了原单位来到了省农科院。从头开始进行甜玉米相关研究,这一干就是20余年。▲胡建广在指导第十八届广州市农业新优品种(甜玉米)擂台赛。“我是非常幸运的”胡建广回忆。最开始的工作就是写材料,写着写着就对甜玉米熟悉起来了,也喜欢上了,把未来的时间都“搭”进去了。2000年左右,国内甜玉米相关技术研究普遍不高,相对而言,广东省农科院的基础条件还算不错,是很有潜力的平台。同样让他觉得幸运的还有这一路上遇到的朋友们。胡建广告诉记者,最开始他的团队只有4人,现在已是25人的规模,“这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科研团队了。在这个领域里,我们是国内最好的团队。”字里行间,胡建广毫不掩饰对团队的热爱。末了,他又补充,“其实,我觉得我们在国际上也是最好的团队,现在国际上还没有那么大的一个团队专门从事鲜食玉米研究。”2002年起,他受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委托,作为玉米生物技术方面的讲师为国内玉米区试承试人员做培训,结识了众多同行和国内知名专家,并与他们一起分享资源、交流和研讨。于2005年后,先后邀请了来自泰国、美国、韩国等国际顶级甜玉米专家学者来华考察、进行学术交流、搭建国际交流的平台。随后,他本人及团队成员多次到美国、泰国、日本等国家交流、考察和学习,了解国际最新前沿动态,为后续研究夯实基础。▲2014年全国鲜食玉米学术研讨会现场。多年来,胡建广团队与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教授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张春义教授团队、华南理工大学郭新波博士团队等开展了密切和深度的合作,助力该团队开拓了分子育种和营养品质育种的新领域。3
孜孜不倦为甜玉米产业蹚新路想要高效快速地开展育种创新,先进的育种理论、高水平创新平台和高效的配套体系建设必不可少。胡建广介绍,为加快甜玉米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和提升自交系的纯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他的团队建立并应用了甜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现在,正在积极构建甜玉米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与甜玉米营养品质、食用品质、抗病相关的分子标记开发、新基因的挖掘等工作,并取得积极进展。同时,开展甜玉米基因组编辑育种,目前正在进行全基因组选择研究。“建立先进的、多维度的甜玉米育种创新体系,才能为甜玉米产业不断注入源头活水,使创新发展更加可持续,使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使我国甜玉米产业在国际上更有话语权。”胡建广表示,独具特色甜玉米育种技术体系,是团队居国内前沿、国际领先地位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不断前进的重要支撑。▲胡建广在第十八届广州市农业新优品种(甜玉米)擂台赛专家初评现场。胡建广表示,甜玉米市场还在稳步增长过程中,销售价格维持高位、种植面积持续扩大、消费需求不断上涨,发展潜力巨大。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同质化竞争激烈,“洋种子”依旧占据高端市场,同时,支撑甜玉米发展的国内企业还略显羸弱。“甜玉米种子生产保障能力弱,投入不足、高水平人才缺乏、规模小,还没有一家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能从全产业链发展布局,系统解决甜玉米种业竞争力薄弱的问题”。机遇与危机并存,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胡建广认为,顶层规划很重要。需稳定和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科研院所与优势企业开展长期战略合作,联合开展育种和产业化的瓶颈攻关。此外,引导社会资本、技术、人才向企业聚集,培育1-2家技术引领、资金充沛、人才齐备的甜玉米种子企业,使科学家培育的优良品种能够及时稳定地供应市场,优质优价商用品种。同时,发展形成产业集群,通过产业园建设,实现全产业链高水平发展。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