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每年芒播前后都是小麦收获的季节,尤其是今年北方天气干燥,小麦成熟提前,很多地方都开始密集收割。然而,在关键时刻,却发生了毁麦事件,让人痛心。
00-1010天前,杭州市钱塘区麦农石姐说,她今年种了1200亩小麦,5月底就开始收获期了,但是有20亩莫名其妙被淹了。
石姐说,这几天天气晴朗,她雇了工人开收割机收割小麦。晚上,她来到事发地点,准备把这20多亩小麦全部割完,收工。但是在收割的过程中发现机器收割速度变慢了,下来后才发现麦田里有积水。
麦田一旦被淹,小麦很容易倒掉,变得毫无用处。石姐赶紧让工人们加快马力收割小麦。但剩下6-7亩地时,3台收割机因进水无法正常工作。
记者在现场发现,麦田积水已达成年小牛,大量小麦因积水倒伏,令石姐心酸。她说,一亩地能产750斤,光是小麦的损失就高达5000斤。而三台收割机也出现了故障,其中一台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花了25万元购买。
石姐父子调查后发现,积水是从工地的两个雨水井抽出来的,施工单位也承认了自己的排水行为。目前赔偿还在协议中。
师姐说,她心疼麦子被毁了。如果工地需要排水,她可以提前沟通,先收割这块麦田。
00-1010其实从4月份开始,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小麦被毁的事件。在此之前,石家庄有两个县的麦田被铲平,然后提前收割了绿色储存的小麦。最近很多麦田着火了,20亩小麦因为这个站点排水被毁了。
小麦看似卖不出太高的价钱,却是中国人饭碗的保证。更何况现在全球粮食危机正在酝酿,这种小麦被毁的情况应该不会发生。
自俄乌冲突以来,全球粮价开始飙升,20多个国家相继发布粮食出口禁令,再次刺激粮价上涨。自2022年以来,大豆、小麦和玉米的价格分别上涨了29%、50%和30%以上。
事实上,早在2020年,食品价格就已经开始飙升。玉米和小麦在过去两年中上涨了100%以上,全球粮食价格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水平。
至于粮价创新高,主要是俄乌冲突带来的连锁反应。作为出口大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去年出口了33%的小麦、27%的大麦、17%的玉米、24%的葵花籽和73%的葵花籽油。此外,俄罗斯还是氮肥、钾肥和磷肥的最大出口国。
但由于乌克兰部分地区发生冲突,农作物一直没有收成。预计小麦减产20-30%,新季玉米播种面积锐减。
随着两国冲突,粮食流通受到限制,使得全球粮食供应矛盾增加,带动全球粮价上涨,也强化了许多国家的粮食保护意识。印度、阿根廷、匈牙利、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已经发布了出口限制。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2022年全球粮食累计产量可能降至27.84亿吨,比去年减少1600万吨。今年的粮食消费需求预计为27.88亿吨,这表明产量不能满足需求,而粮食库存预计将降至8.47亿吨,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事实上,粮食激增的主要原因不是俄乌冲突,而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极端气候。研究发现,极端天气使农作物产量在几年间波动30%。
4月以来,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干旱和高温天气
>正是这一背景下,联合国一报告指出,2022年预计有1.93亿人遭受粮食危机,3亿多人面临粮食供应不均衡危机。事实上,那些粮食进口国确实出现了严重通胀现象,如黎巴嫩小麦库存只够民众食用30天,索马里460万人遭受粮食短缺问题。
03、中国总体稳定尽管国际粮食危机正在酝酿中,但我国粮食供应偏稳,主要是官方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一基石,使得我国粮食产量创下“18连丰”,且持续7年处在1.3万亿斤以上,足以满足国人的食用需求。
正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才稳定国内粮食价格。但即便如此,我国也要时刻注意起对粮食的保护工作,严厉打击毁麦毁田事件,将粮食放在首要位置。
而之所以有这么多毁麦事件,说白了还是国人对其重视度不够。再加上小麦价格偏低,这让部分单位有些肆无忌惮。唯有官方重视这类问题,并重点打击,重视粮食对国人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始终把握住粮食安全这道防线,大家咋看?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